新华社加德满都10月14日电时间: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
地点:从北京出发,先赴金奈,后抵加德满都。
行程安排:出席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并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国庆盛典后习近平主席的首次出访。时间不长,内容丰富,意义重大。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奈同印度总理莫迪继续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德满都总统府会见尼泊尔总统班达里。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关键词:方向
元首外交,对国与国关系的发展举足轻重。
简而言之,就是把舵定向。这一点,在习近平主席这次南亚行中有生动的体现。

10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奈会见印度总理莫迪。这是习近平在莫迪陪同下参观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在古寺庙群间,边走边谈;在深邃星空下,纵论天下。金奈会晤,延续了中印领导人武汉会晤的“非正式”风格,友好轻松、务实高效。
金奈会晤中,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我同莫迪总理就中印关系全面、深入交换了意见,加深了相互了解,有了更明确目标和更清晰思路。”
金奈会晤,两位领导人一致同意加强两国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
明确方向,规划未来——中印关系如此,中尼关系亦然。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加德满都,开始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步出舱门,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偕女儿乌莎在舷梯旁热情迎接。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加德满都总统府,习近平主席会见班达里总统。习近平主席的话洋溢着朋友间的温暖:
“今年4月在北京,你盛情邀请我年内访问尼泊尔。我今天如约而来。”
时隔23年,中国国家主席再次访尼。从“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到“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次历史性的访问把中尼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了新高度。

当地时间10月13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离开加德满都启程回国。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在机场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送仪式。尼泊尔副总统普恩、总理奥利、联邦议会联邦院主席蒂米尔西纳、所有内阁成员、军方高级将领参加。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关键词:发展
“畅谈中印各自国内发展”“深入对接发展战略”“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仔细通读新华社播发的习近平主席出访消息通稿,“发展”是出现频率最高词汇之一。
同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是中印、中尼关系的核心议题。
出访中,习近平主席有两句话尤其精彩。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奈同印度总理莫迪继续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一句是对莫迪总理讲的:
“中印要相互成就、相互‘照亮’。”
这次金奈会晤,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重申武汉共识,即中国和印度互为发展机遇,是当前国际格局中的稳定因素。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加德满都,开始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在机场为习近平举行具有浓郁尼泊尔民族特色的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高洁摄
一句是与班达里总统谈及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时说的:
“这是一条不平凡的路,既有鲜花和掌声,也伴随坎坷和挑战。”
既要正确看待对方发展,更要携手实现共同发展。
来看看中印、中尼之间的这些合作新举措吧:
——中印决定建立高级别经贸对话机制;
——中印同意通过探讨建立“制造业伙伴关系”,鼓励双方在具有潜力的领域相互投资;
——中尼将在双边经贸联委会框架下,建立投资合作工作组和贸易畅通工作组;
——中尼同意根据新签署的铁路合作备忘录开展吉隆至加德满都跨境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
——中尼欢迎签署关于尼泊尔柑橘输华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
……

当地时间10月13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离开加德满都启程回国。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在机场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送仪式。尼泊尔副总统普恩、总理奥利、联邦议会联邦院主席蒂米尔西纳、所有内阁成员、军方高级将领参加。新华社记者高洁摄
当前,中国正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印度和尼泊尔分别提出了建设“新印度”和“繁荣尼泊尔、幸福尼泊尔人”的愿景。
过上美好生活,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一起发展,一起过上好日子,这是变化世界的正能量,是变革时代的新希望。
关键词:文明
中印、中尼友好交往跨越千年,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友谊佳话。

尼泊尔帕坦市的阿尼哥雕像。阿尼哥是中国元代来华的知名工艺家,已成为尼中友好的代表人物。习近平主席也在署名文章中提到了他。新华社记者张文摄
在尼泊尔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主席就讲起了尼泊尔尺尊公主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高僧玄奘到访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等历史事件。
此次中印领导人会晤地点金奈,也是一个有历史故事的地方。

10月8日,印度工人正在五战车神庙为迎接习近平主席来访做准备。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莫迪总理说,他邀请习近平主席参观的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见证了印中两国跨越十几个世纪的文明交流和悠久的历史联系”。
文化文明温润人心,文化交流、文明对话联通民心。

10月12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军乐队为欢迎仪式做准备。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10月12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尼泊尔少年儿童用中文说着,“习爷爷好,我们爱您,见到您真高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10月12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尼泊尔少年儿童站在红地毯一侧,热烈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访。新华社记者高洁摄

10月12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车队经过一道道迎宾拱门。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10月12日,尼泊尔民众载歌载舞热烈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访。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尼泊尔中学生期待迎接习近平主席。新华社记者武思宇摄

习近平主席在加德满都下榻的饭店院内飘扬着中尼两国国旗。新华社记者赖向东摄
这一面面飘扬的旗帜、这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中印、中尼友好扑面而来。
习近平主席这次南亚行,推动中印、中尼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决定2020年为“中印人文交流年”,并同意举办70项活动庆祝2020年中印建交70周年。

印度民众载歌载舞迎接习近平主席。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携手实现中印两大文明伟大复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这是习近平主席这次南亚行发出的“文明倡议”。
中尼双方同意加强教育、文化、旅游、传统医药、媒体、智库、青年等领域不同层级的交流与合作。
当地时间13日中午,习近平主席专机从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腾空而起。
巍巍雪山,见证友谊合作新篇章。(记者:郝薇薇、孙浩、蒋国鹏、南辰、孙奕)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