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就地过年”诸多场景频频露脸央媒
获群众网友一致好评
大西北网讯 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风俗,是难以割舍的浓烈情怀。然而,在当前疫情尚未彻底结束,我国一些省份多点出现散发新冠肺炎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防疫形势愈发复杂的背景下,就地过年显得十分必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巩固来之不易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兰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迎新春送温暖等活动,同时为市民群众“就地过年”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文化盛宴,确保市民群众“就地过年”过得安心、稳心、暖心。兰州市围绕鼓励引导务工人员留兰过年开展的各项工作也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多家央媒进行广泛报道,同时也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肯定。
央媒独特视角展现兰州“就地过年”新风貌
在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陕西、重庆、广东……来自五湖四海的建筑工人,共聚一堂同庆新年;在兰州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由院方采购的大米、鸡蛋、洋葱、土豆、胡萝卜等生活物资,由值班老师免费分发到80余名留学生手中,让这些在华过年的异国学子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情……2月12日,新华社刊发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夜饭》《兰州交大:让留学生感受中国情》等文章,反映了兰州市各个阶层留兰过年人员“就地过年”的情况,也从侧面反映了全市上下及各行各业为做好群众就地过年所做的工作和努力。
同时,央媒也将视角对准了在兰州生活、工作、学习的一个个普通人,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他们的新春故事。如,中新网刊发的《一位甘肃老裁缝的趣味过年:网上忙赶集冀重拾手艺装扮他人》记录了网络时代一位普通农村老人进城后重拾手艺活的逐梦之旅,《外国留学生的“愿望清单”:世界无“疫”,勇敢追梦》讲述了兰大留学生“就地过年”的故事和对新年及未来的期盼,经济日报刊发的《一根网线接通致富路》反映了曾经贫困的兰州市袁家湾村是怎样通过变身“淘宝村”实现整村脱贫致富的;中新网报道的《兰州求职者谋“就业所长”: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则反映了近年来兰州市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多途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况……这些新春故事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不仅展现了新春新气象,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劳动者们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
此外,春节期间,工人日报报道的《兰州轨道交通千名职工岗位过春节》、中新网报道的《七里河区节日坚守不打烊守护平安保畅通》等稿件反映了后疫情时代,为保障广大群众能够安心过年,奋战在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们的勤勤恳恳和辛劳付出。
打造“文化盛宴”收获群众好口碑
春节期间,兰州市“个十百千”文化惠民工程——“我忆兰州好金城过大年”在水车博览园,为市民群众带来了形式多样、高质量的文化盛宴;甘肃兰州老街3000余件精美灯盏于春节期间在长街上亮起,为市民们献上了一场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洋溢着春节的热闹气氛;兰州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触摸历史、回味传统,与过去的“热闹年”相比,现在过的是“文化年”……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不仅为在兰过年的广大群众营造了浓浓的年味,还通过美妙的音符、五彩斑斓的花灯、展现历史的文物,将大家对于新年最美好的希冀和愿景串联了起来。
而这些美好的场景不仅流连于兰州人民的眼底,也一次次出现在中央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其中,中央电视台先后以《甘肃兰州:兰州老街赏花灯流光溢彩迎新春》、《甘肃兰州:奏响“太平鼓”欢乐喜庆迎新春》为主题播发了反映兰州迎新春民风民俗的电视画面,将一个年味儿十足的兰州展现在了全国电视观众眼前。《何以“兰州”》,一部记录了几个普通人眼中的兰州的微记录片在春节期间经中国日报中文网播发后火出了“圈”,“原来兰州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如同西北的风沙一般粗粝,它看起来是那样的精致和独特”、“兰州非常有特色、有味道,像是黄河上游的一颗璀璨明珠”、“超乎我的想象,兰州这座城市展现了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有机会一定要去兰州‘打卡’”……源源不断的网友赞美之声又如同为新春的兰州配戴了一顶“花冠”。
此外,新华网刊发的《2021年兰州市“我忆兰州好金城过大年”春节庙会开始啦!》、《经济日报》刊发的《甘肃兰州:“就地过年”尽享文化盛宴》,中新网刊发的《兰州黄河岸畔献“文艺年货”民众就地乐享“文化年”》等稿件都从不同角度“晒”出了兰州为做好“就地过年”为民众呈上这样一道别具特色的新春文化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兰州西固区开创性打造“永不落幕的灯会”线上云观灯活动。这样的创新之举不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声,也得到了央媒们的关注,如,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播发了《甘肃兰州:线上云观灯市民足不出户赏美景》,《中国日报》刊发了《甘肃兰州:足不出户逛灯会浓浓年味万家春》等。报道展现了兰州传统西固灯会如何巧用“黑科技”,通过电脑灯、激光灯、光束灯等新型亮化技术,设置音乐时空隧道、许愿树、网红长廊等新型亮化装置,让云灯会炫起来、潮起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超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