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在甘肃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花卉产业基地的智能温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辽阔天地间,一座现代化的白色温室矗立于旷野之中,反射着刺眼的光。温室内,周宁正和同事们一起脚踩平衡车,头顶汗珠在成千上万只由基液滋养的粉白色玫瑰中往来穿梭,查看花卉长势。
这里,是位于甘肃兰州新区的现代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花卉产业基地。“90后”周宁是基地的一名技术人员,于而立之年,辞去在苏州的工作,随爱人奔赴千里,来到了这里。
周宁查看花朵长势。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起初,新区干燥的气候引发了这位河南小伙的诸多不适,全新的工作内容更是让他乱了阵脚。为尽快适应,他借轮岗的机会“扎根”温室,不是跟老师傅请教“护花”心得,就是在角落里苦练“护花”技艺,早出晚归是常态。
在对采花、抹芽、压枝等技术的反复实践中,他的“护花”能力显著提升,自己也晋升为培训师,负责指导和训练员工的花卉培育技能。
周宁和同事们要保证成千上万朵花卉的高质量产出,常会遇到难题。去年12月,花卉中心的玫瑰出现切口过多、枝条细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花卉产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周宁和同事扎根温室,反复观察研究花卉生长环境、植株状态,难题最终得以解决。
周宁正在检查刚刚采摘的鲜花。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周宁坦言,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只有战胜不了的自己。面对出现的新问题,他和同事通过不断学习来逐一击破。园艺工作枯燥单一的环境,却需要内心的韧劲去克服。
“刚来的时候,兰州新区也在建设之初。花棚所在位置比较偏僻,周围就像是‘荒滩’。”对此,周宁像兰州有名的“苦水玫瑰”一样植根于这片土地,努力向下扎根、奋力向上生长。
“我的家在这里,梦想也在这里。每当看到自己亲手培育的鲜花出落得有模有样,为人们带去快乐。这些花好像就开到了我的心里。”周宁说。
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花卉产业基地智能温室。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基地建成以来,不断推动技术升级,现在的玫瑰日产量达30万枝。源源不断的鲜花带着周宁和同事的梦想与汗水,飞往全国各地。
同时,兰州新区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像周宁一样一个个年轻人的奋斗中渐渐显露出模样。看着越来越多的小区、企业落地,周宁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他坚信,坚持总会有收获。
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花卉产业基地智能温室外景。(无人机照片)
时值正午,巨大的温室里气温逐渐升高。突然,棚顶的自动喷淋装置悄然开启,喷洒出细密悠长的水雾。花丛间的周宁和同事们仍在专注地工作,宛若一朵朵竞相盛放的青春之花。
(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