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甘肃省图书馆的“文溯·陇迹丨《四库全书》里的金城关印记”一文,让我惊喜,心中更是踊跃着对金城关的无限憧憬与期待。我第一时间给肖学智馆长打电话,对省图书馆在《四库全书》寻找兰州的历史印记,挖掘兰州的地域文化,让金城关焕发新活力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和敬意。
现藏于兰州九洲台的文溯阁本《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它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古典文化,涵盖了文、史、哲、理、工、农、医等几乎所有的学科。在这部巨著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金城兰州的记载,其中就包括金城关。当我们翻开这部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巨著,目光聚焦于金城关的印记时,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感慨与思索。
兰州又称金城,自汉以来,金城一直是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军事重镇,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四库全书》为我们提供了探寻兰州金城关历史印记的宝贵线索。
据《四库全书》史部记载,金城关位于兰州城西,是周武帝时期设置的金城津在隋开皇十八年改津为关而来的。这座关隘在历史上曾数次被毁又数次被修复,见证了兰州的沧桑巨变。金城关不仅是军事上的重要防御工事,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商贸往来频繁,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融合。
从《四库全书》集部我们还能找到吟咏兰州和金城关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兰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让兰州这座大河之城熠熠生辉。高适的《金城北楼》不仅写出了兰州城楼远眺的美景,也写出了高适的踌躇满志。而岑参在途经金城渡时曾登临关楼,写下了《题金城临河驿楼》“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在描述金城关所处的山水地理位置的同时,也突出了兰州在丝绸古道上的交通枢纽地位。在岑参笔下,兰州景色堪比江南。
我们还可以从历史不同时期著名学者、诗人对金城关的写真吟唱中,读懂金城关当时的雄伟和险要。如:明人黄谏《金城关记》赞此关有”一夫怒当关,百万不敢傍“。清·马世焘写的《黄河清》:“浑浑浩浩撼金城,势抱雄关便不平。浪翻白马天瓢倒,波滚黄云地轴惊。”关楼矗立于黄河北岸石崖上,扼险踞要。下临黄河,黄河流经金城关与雷坛河交汇处,由于河床上布满凸起的石头,激流在石块后扬起一束束雪白的浪花,远望去好似一群奔腾的白马。因此很久以前兰州人就把这一处河面叫做“白马浪”,洪波汹涌,惊涛拍岸,地势险峻,气象峥嵘。
阅读《四库全书》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窥见金城关在历史上的辉煌与荣耀。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辉煌的时代。我看到了金城关下的车水马龙,听到了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千山万水的勇气与执着。更传递了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如今,虽然金城关的遗址已不复存在,但它在兰州人心中的地位却从未改变。新世纪初,兰州人在昔日的金城关遗址上设计修建了金城关仿古建筑群,命名为“金城关文化风情区”,以此纪念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关隘。
当我们漫步在风情区,仿佛依然能感受到千年旅人与天地的对话,仿佛还可看到无数过关的匆匆行旅。金城关的历史印记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兰州的文化记忆中,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如今的金城关文化风情区没有关楼是个最大的遗憾。我们只能从《四库全书》等古籍中追寻它的印记。这不禁让我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这份文化遗产?或许,我们应该从金城关的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将其融入到兰州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让这份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金城关,魂在关楼!建好关楼,就抓住了兰州的魂。有了关楼就拉满了白塔山、中山桥景区的氛围感,凸现最浓重的兰州特色气氛。
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依托金城关关楼资源建设兰州最具有突出文化典型性和整体代表性的综合体项目,把兰州建设成世界独具风格的文化景观生态河城市,兰州最有底色。同样现实的意义,有利于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国西部形象和彰显文化自信;有利于兰州文化旅游及相关业态高质量深度融合。也是兰州应该办的一件最暖民心的事,是对兰州的历史贡献。
随着白塔山隧道建成通车,恢复了金城关,兰州的名片——黄河、金城关、白塔、铁桥,就形成了兰州城市完整的生命历史。金城关景区也就真正成为了兰州具有历史、地理、美学、文化、旅游等多元价值的,最有代表性的地域综合体。成为最兰州的雄浑壮美,最经典的坐标。这是黄河流域其他城市所没有的资源优势。
总之,金城关~白塔山~中山铁桥是兰州的大景区,恢复关楼让金城关文化风情区更有魅力,更聚人气。既有黄河生态最美水岸品质,又有西北独具风格的历史文化景观。兰州“毓秀灵盘,豪杰文化;黄河风情,光耀上游”的独特魅力将大放光彩。
(责任编辑: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