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7月29日讯:据新华网消息,尽管距离中国传统农历“七夕”还有数日,但在西汉水上游的甘肃省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以未出嫁女儿为参与主体的七夕乞巧民俗活动已经展开。活动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间开始,直到农历七夕夜里,长达7天8夜,被专家认为是“中国女儿节”。
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民间乞巧活动从7月26日(农历六月三十)晚间拉开帷幕。当地人们尊称善织“云锦天衣”的天上织女为“巧娘娘”。而陇南乞巧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式,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长达7天8夜的乞巧活动,被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阶段和十二项祭祀仪式。
坐巧,商定将巧娘娘纸扎像请在谁家。七月初一,举行迎巧仪式。妇女们梳洗打扮,排列成队,载歌载舞去村边或城郊,将巧娘娘迎到坐堂。从七月初一至初七日,妇女们连日歌舞,并且到相邻的村子互相演唱,谓之拜巧。而在七夕当天,乞巧活动将进入最高潮。
民俗专家认为,西和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西汉水上游的秦人遗风,是集信仰崇拜、音乐舞蹈、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也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七夕”节日民俗活动之一。2008年“乞巧节”被增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当地每年在七夕同期举办的“乞巧女儿节”,也成为了游客体验和感受这一古老民俗的最主要载体。每年乞巧女儿节,都会吸引全县和周边县市的群众前来观看,最多的时候有10多万人参与。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