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已启动维修工程。
大西北网2月26日讯 在兰州市区,目前能见到的历史文化遗迹已凤毛麟角。除了兰州府城隍庙、至公堂、金天观外,市区已很难找到历史遗迹了……
1月3日凌晨,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云南巍山古城拱辰楼,在一场燃烧了2个小时的大火中成为废墟。那么,兰州市区的文物古迹现状如何?保护是否得力?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城隍庙维修保护拉开序幕
兰州府城隍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关区张掖路中段。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
1月30日上午10时许,记者看到,城隍庙内的建筑已被围起来,并设立围栏,到处都是保护古建筑、加强消防安全的标语和消防大缸。两侧的各种书斋回应着这座建筑的古色古香。然而昔日粉墙黛瓦的原始模样早已不在,满墙裂痕像爬山虎般横行。漆底斑驳的柱子、横梁,墙角处的污迹斑斑,房顶破损的瓦片,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如今落魄的伤感。
城隍庙管理办徐主任告诉记者:“城隍庙位于张掖路的繁华路段,周围高楼林立,消防问题令人担忧,加之这里是人流密集场所,消防通道严重堵塞,人员没有疏散场地,而且院内没有消防水,所以安全隐患极为严重。为响应市政府号召,重点保护古建筑,1月25日开始消防工程、安防工程、文物本体维修工程。”
甘肃贡院今春将换新颜
甘肃贡院为1875年左宗棠督甘时修建。此前陕甘科举考试考场设在陕西,甘肃学子如想参加考取举人的科举考试,必须前往陕西有关的闱场应试。左宗棠上书清廷,请求设立陕甘分闱,获准后在今兰大二院(海家滩)修建了甘肃贡院,此后甘肃走出大量萃英人才。如今现存至公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观成堂主体,明远楼被移至五泉山(万源阁)。
1月31日下午,记者在兰大二院院内看到,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至公堂淹没在林立的高楼中间,经历了百年风雨的侵蚀,屋脊破败透亮,椽头也出现腐朽断裂现象。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观成堂前墙已经倾斜,为防止坍塌,工人用临时焊接的铁架子将其支撑起来。
“这是全国保存不多的国宝级文物,据我所知,在中国科举制度遗存的古建筑中,甘肃贡院是保存最完好的,像至公堂、观成堂、明远楼这些兰州都有,在外地没有这么全的。文物不可复制,抢救观成堂刻不容缓。”兰州文史专家邓明说。此事已引起兰大二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几天前已用围栏围起,并准备修缮。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搭架子。“现在进入准备阶段,春节过后马上开修,修旧如旧。”据了解,甘肃贡院将进行维修,并将至公堂抬高75厘米,此外还将修缮观成堂,工期历时7个月。
文化宫容貌不整炉烟直冒
金天观位于兰州市七里河西津东路,如今为兰州第一工人文化宫。肃庄王建于明朝建文一年(1400年),占地54亩。在此之前,唐为云峰寺,宋为九阳观。因地处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属金,故名金天观。观内古建林立,宫殿高大巍峨,同廊连贯,汉柏唐槐,古木参天。
1月31日下午,记者在金天观看到,与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里面古建筑上乱搭乱建现象很严重,到处有散乱的垃圾堆和乱搭乱建的彩钢房。
“出入的人随意抽烟,这里都是木质结构的老房子,有火灾隐患。”一位常来文化宫欣赏字画的老先生如是说,虽然古建筑内禁止吸烟,但不少烟民却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此外,文化宫楼下的临街铺面都是从事经营性活动的饭馆和商铺,这里油烟四起,隐患也很大。
文化宫是兰州的重要文化场所,也是兰州仅存不多的古建筑群,成为兰州旅游名片。虽然文化宫古建筑群在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安全问题依然让人担心。
文物局专项资金启动修缮
兰州市文物局文物科封主任介绍:兰州府城隍庙由国家专项资助资金修缮。安全防范项目到位资金527万;消防项目到位资金181万;本体部分维修项目前期设计到位资金129万。甘肃贡院主体建筑至公堂由教育部拨专项款修缮,预计资金一千多万。至公堂、观成堂修缮工作将从地基处理、墙体维修、更换处理损坏木椽等方面修缮。
“所有的古建筑都会从维修、规划几方面来考虑,古建筑的闲置也会造成损失和浪费,所以未来怎么利用古建筑,使它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价值都在规划中。”封主任告诉记者。对于兰州工人文化宫古建筑群的修缮问题,目前正在修改设计方案。兰州幸存不多的古建筑,在近日拉开修缮序幕或正在着手修改设计方案进行修缮保护,是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及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于兰州这座古老城市而言,赋予的历史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