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事都要做到点子上——环县创新模式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大西北网9月5日讯 初秋时节到环县农村采访时,有一个深切的感受,群众谈的最多的是如何脱贫,干部谈的最多的则是如何扶贫。
在“脱贫”与“扶贫”之前,往往还要加上“精准”两个字。什么是“精准”?他们的回答都是一个意思:精准,就是每件事都要做到点子上。而环县提出的贫困户“五型”脱贫模式、贫困村“五到村”扶贫模式、全县干部扶贫工作“五项机制”推进模式,正是对“精准”的生动注脚。
搬迁挪穷窝:“五型”脱贫的组合拳
演武乡路家塬村湾掌塬组白旭国一家,住在大山之下、深沟之畔,距离通村油路4公里多。提起他家,不论是乡干部,还是村干部,都会说到一个“远”字。
他家四口人,两个孩子还小,夫妻两个主要劳力都是残疾人,虽然年年享受低保,处处受到救济,但仍然是村里的赤贫户。
今年,演武乡在县乡油路边的天子崾岘,新建了一处易地扶贫移民点,一户一院,三间正房,配套厨卫,户均投资近8万元。
但是,白旭国不用掏一分钱,到今年10月份的时候,就可以领着妻子、孩子正式入住了。
经过县乡村各级干部的深入调查排摸,环县把农户致贫的根源归结为“五因五缺”,除了因灾、因病、因残、因学以外,还有一“因”,就是因“远”;除了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缺项目,还有一“缺”,就是“缺想法”。往往,对于白旭国这样的家庭,因为“远”,也就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远”确实是个问题。
环县地广人稀,今年计划新建续建农村公路1435公里,可通畅225个行政村,但这些道路大多只从村部“穿肠而过”,相当一部分偏远群众仍旧存在行路难问题;
环县十年九旱,而且地下水多半无法饮用,遇到天不下雨,水窖收不到水,农户仍然要到外面拉水,有的甚至要去十几二十公里远的地方,一立方米水往往要花几十元钱;
环县山大沟深,一个山头甚至几个山头一户人家,“通户到组”工程往往因为成本太高难以实现,目前采用光伏发电的农户仍有105户,不通动力电的村民小组仍有174个……
“远”不仅意味着农户居住分散,也意味着分散干部精力;不仅意味着农户信息出不来,也意味着外面信息进不去;不仅意味着距离困住了农户,也意味着农户被观念所困。
怎样解决“远”的问题,环县一直在努力。
南湫乡岳后渠村黄天池组距离村部有8公里多,42户群众居住在12平方公里的山梁里,户与户之间的距离都在2公里开外。村民李向东说,要水电路“户户通”,想都不敢想。去年,乡上在岳后渠村岳后渠组一个叫做阳淌的地方,新建了易地扶贫移民点,李向东只花了不到8万元就搬进了新居,并很快流转附近新修的梯田,搞起了养殖业。
李向东是这个移民点50个搬迁户之一,他说,这里有油路、有动力电、有水、有学校,“只要好好干,啥都会有的”。
木钵镇坪子塬村坪子塬组,把住在深沟里的15户农户搬到了塬面,配套了住房,油路通到了门口,自来水引进了厨房,还以“住处”为中心,为每户新修了梯田。村民刘军贤,原来家住在沟底,地少、路陡、吃水困难,他只好租住在别的地方,靠流转土地搞养殖,搬进移民点后,他很快将他的养殖合作社搬回了村子,正想着要干一番“大事业”呢。
对于“五因五缺”贫困户,环县提出了“五型”脱贫模式,即特殊群体政府兜底型、基础短板项目补齐型、主导产业示范带动型、技能培训务工就业型和职业人才孵化创业型。
让白旭国这样的赤贫户“拎包入住”移民点,使用的是“五型”脱贫模式中的“特殊群体政府兜底型”。但对于整个移民点所有搬迁户而言,采取的则是“五型并举”的组合拳。
不论是一招见效,还是组合使招,成功的探索最能激发决心和信心。今年,在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环县共规划了41个移民点,对1820户、8305人进行搬迁扶贫,每户落实惠农贷款5万元,每人财政补助0.8万元,并配套1.4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
县长何英禅说,对于这些因“远”而贫、因“远”而难以脱贫的农户来说 ,易地搬迁“挪穷窝”,集中扶贫“拔穷根”,是最经济、最有效,也是最精准、最根本的扶贫方式。
攻坚鲜岔村:“五到村”扶贫的新探索
如何把精准扶贫落实到村,从而达到“整村推进”的目的?环县提出的以“基础设施搭建到村、公共服务提升到村、产业平台搭建到村、金融资金支撑到村、干部力量保障到村”为内容的“五到村”扶贫模式,被认为是最能满足贫困村共同需求、最能代表贫困村群众心愿的“扶贫订单”。
天池乡鲜岔村共244户人,特困户达 130户,是庆阳市“第二贫困村”。对这个村的扶贫思路,集中体现了“五到村”扶贫模式的“点灌”特征。
鲜岔村境内过去只有一条17.4公里的砂砾路,58公里的村内通组道路全是土路,湾多、坡陡、路窄,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今年,县上在实施天池乡吴城子村到碾盘岭村9.4公里油路时,特意增设了通往鲜岔村的6.9公里油路,目前土路基已经全线打通,正在实施边沟、涵洞工程;同时,还将规划实施天池乡鲜岔村老湾林场至演武乡走马硷村走马崾岘2.6公里乡级联网油路。
鲜岔村群众大多住在土窑洞中,其中有114户存在安全隐患。今年,乡上结合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及危旧房改造项目,对57户贫困户和7户存在安全的农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根据群众自愿,对地理条件差、投入成本高、改造难度大的38户农户,实施易地搬迁,彻底告别窑洞;
全村耕地5558多亩,虽经多年整修,目前还有1616亩是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田”,机械耕作谈不上,而且都是广种薄收。今年,县上为该村倾斜安排1272亩新修梯田项目,目前已完成430亩。
农电虽然在这个村达到了“户户通”,但仅通了“生活电”,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普及,农民生产用的小电泵、铡草机、粉碎机、打捆机等生产工具,因农电动力不足而无法启用。今年,县上为该村实施了213户三相动力电入户改造工程。
为解决群众发展增收产业缺资金的问题,借助在村级推行“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的机遇,市县联动,多方合谋,筹资480万元注入合作社,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利用村民种植黄花的习惯,村上计划组建黄花烘干加工合作社,新栽“订单黄花”700亩,到2016年,户均种植黄花达到3亩,全村达到730多亩,争取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利用村内生态植被良好的基础,村上计划建一个可容纳4000只鸡的生态养殖场,辐射带动农户50户,解决20多名劳动力就地务工;利用当地土质适宜栽种核桃的条件,村上提出1100亩矮化核桃规模种植计划,鼓励村民利用挂果早、销路好、价格高的矮化核桃增加收入。
村上有83户群众因道路、分户、搬迁没有集流场窖,45户集流场窖破损需要重建,县乡投资为他们打了小电井;村上没有卫生所,群众看一般的感冒发烧,要去41公里远的乡卫生院,县上已着手为他们建村级标准化卫生所;村上没有文化活动场所,乡上已争取到了“乡村舞台”和“文化集市”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对贫困村来说,最怕有人知道没人去,也最怕人去了心没去。
在鲜岔村采访时,村干部对市县乡扶贫干部津津乐道:市上领导来了多少回,解决了多少问题;县上领导来了多少回,协调了多少项目;乡上领导来了多少回,办了多少实事。重要的是,鲜岔村和其他贫困村一样,除了一支在大山中坚守的村级班子以外,还活跃着一支由各级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队……
驻村工作队:“五项机制”的传导者
去年的时候,环县就推行了“驻村联农户、户户有干部”的农村扶贫工作模式,在116个村开展驻村服务工作试点,让驻村队员当好“十大员”,即服务员、宣传员、监督员、技术员、调解员、通讯员、学习员、教导员、示范员和联络员, 从而被称为设在群众身边的“办公室”。
今年,省委提出“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融合联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实现干部驻村全覆盖。为此,环县再次整合省、市、县、乡下派的1073名干部力量,在全县251个行政村成立扶贫与双联合一的驻村工作队,每个村配备1名科级干部和1名扶贫专干,实现了行政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同时,在全县21个乡镇设立扶贫与双联合一的工作站,每个站配备专门工作人员3到5人。
为切实把各级干部的心思和精力集中到精准扶贫上,县上全面推行“五项机制”——“月报季总年评”业绩通报机制、“抓两头带中间”督查促进机制、“减贫摘帽”奖励重用机制、“年度任务欠账”惩戒问责机制、“凡提必下能上能下”扶贫一线创业机制——激励和引导各级干部在扶贫一线锤炼求真务实品格,提升干事创业能力,寻求人生出彩机会。
目前,由乡镇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组成的工作组已按照户户必入的要求,全面核查了贫困户和脱贫户的情况,并经逐级评定,认定全县现有贫困乡16个,贫困村170个,贫困户2.29万户,贫困人口9.74万人。在此基础上,对照脱贫标准,通过分析算账,建立了全县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需求台账,确定了2015—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提升等18项到村到户需求清单,并一一分解到相应部门规划落实——
通村油路“村村通”工程在全县范围内拉开大幕,今年将新建65条1435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成为环县历史上修路最多的一年;
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展开,到2017年将修建各类供水工程28090处,环县农村将从此告别“靠天吃水”的历史;
草畜产业“双百双万”工程开始布局, 130万亩旱作农业将使粮草良性循环变成现实,100万亩特色小杂粮将进一步延伸种植业产业链条,并因此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
只要涉及到扶贫,每一项工程的背后,每一个项目的前面,都有广大干部忙碌的身影,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则是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最活跃的分子,传导着“五项机制”最核心的精神。
县委书记柴春说,环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这意味着,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环县的干部要比其他地方的干部更辛苦、更努力,也要比其他地方的干部更自信、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