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母亲不平凡的爱照料重病的儿子二十多年没喊过一声苦

时间:2015-11-02 07:50来源:大西北网-兰州晚报 作者:刘怡麟 点击: 载入中...

平凡的母亲不平凡的爱
陈桂莲在医院照顾儿子喝水


  照料重病的儿子二十多年没喊一声苦不怨一声累


  平凡的母亲不平凡的爱


  大西北网11月2日讯  近日,家住榆中县金崖镇的陈桂莲二十多年用伟大母爱照料自己重病儿子的事在乡里乡亲之间不胫而走。陈桂莲的儿子现在正因为患有肾衰竭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透析。自从儿子在9岁那年患上糖尿病开始,面对儿子病情的不断加重,因糖尿病导致失明,后来又导致肾衰竭,二十几年来,陈桂莲一直坚强陪伴着儿子一步步向前。她用朴素的母爱书写了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感人故事。兰州晚报记者刘怡麟文/图


  治病的路很长很长


  兰州这几日的气温很低,可是每周一和周五早晨4点半,家住金崖镇永丰村55岁的陈桂莲已经起床。榆中的气温可不比市区,总要再低上个1、2摄氏度。早晨4点半,天还是黑漆漆的,有谁不贪恋温暖的被窝?10月30日,陈桂莲麻利地起床,做早点,照顾完儿子穿衣吃饭,就踏上了前往省人民医院的路程。因为儿子9岁时患糖尿病导致了失明,所以生活中多了许多需要她照顾的地方。为什么要赶在这么早就到医院做透析?那是因为一次透析需要4个小时,而从金崖镇到省人民医院的路程,少说也要1个小时。所以,早晨6点,陈桂莲就和儿子出发了。


  因为儿子失明,从金崖到省人民医院,乘坐班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既不方便也耽误治疗时间,她剩下的唯一选择只能是乘坐出租车。而就算讨价还价后,每次前去透析的车费仍让本就贫困的陈桂莲心疼不已。


  陈桂莲说,以前透析安排在下午,但是回家太迟了,所以改在了早晨。大夫建议她儿子的情况应该每周做3次透析,但是作为农民家庭,她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于是,她决定,只要在病情上能基本维持儿子的现状不要继续恶化,一周做两次透析。


  照顾儿子6天6夜未合眼


  儿子在里面做透析,她就在外面等待。透析一次要4个小时,每周两次的情况,她坚持了一年。坐在等候区,她讲起了以前的事儿。从儿子9岁那年患上糖尿病开始,她的日子仿佛就再也好不起来了。在她的印象里,儿子被抢救是常有的事情,她也数不清有多少回。因为糖尿病引发白内障,手术前全面体检的时候又检查出儿子有了肾衰竭,从此只能一直透析治疗。她的生活内容也从打工挣钱变为照顾儿子。


  她记得最清楚的是儿子有一次拉肚子不止,她送儿子去镇上的卫生院,大夫说先输液再看情况。早上10点多的时候,输了一瓶液体的儿子还是没有大的起色,大夫建议她坚持到下午2点多,镇上会来专家会诊。可这哪能是等到下午的事儿?心急火燎的陈桂莲赶紧叫车,奔回家里去取钱,然后把儿子往市里的医院送。当时儿子的意识都不清醒了,送到医院里,大夫给打针、治疗、抢救,对她来说儿子在抢救室里,她别提有多揪心了。抢救过后,儿子的意识还不是很清醒。在病床边,她硬是坐了6天6夜不眠不休,细心照看着,等着儿子度过了危险期。她几乎寸步不离,感觉人都坐硬了,完全没法蹲下去。


  照料儿子变身“半个医生”


  陈桂莲说,这几天变天了,她和儿子商量说给儿子买个薄棉衣穿。儿子却说:“可能我也就快了,这个冬天也就过不去了。”每每听到儿子说这样的丧气话,她就鼓励儿子:透析第一年的时候,我们盼着第二年。你看,现在还有几个月就过了三年了,三年一过就好得快了。实在遇上儿子消极的时候她就不吭声了,这时候儿子又会反过来安慰她。


  儿子有糖尿病,特别容易出现低血糖,糖尿病人能输什么液体,不能输什么液体,她都清楚。有一次儿子因为低血糖导致了酸中毒,送去医院抢救,有了那次的经验后,现在只要看着儿子有哪儿不对劲,她就赶紧给他喝糖水、吃东西。每回透析完,她都要压住儿子做了“瘘”的胳膊处,因为儿子患有糖尿病,血液不容易凝固,就要按住点,稍微按不好,血会喷射出来,第一次是会感到害怕,之后不仅不会害怕,还得总结出力度轻重的经验来。因为长期做“瘘”,造成了血栓,因此儿子又被开了长期管进行透析。她现在讲起有些医学术语,真可以算是半个大夫。她说儿子有时候回家后晚上会感觉不舒服,气上不来,晚上就一直坐着,她就陪着,非要看儿子好点了能睡下她才会去睡。


  因为“意外情况”,“瘘”形成了血栓,再加上插长期管,这次又多花了1万多元。她说国家政策好,大病救助方面,每年还能报销7万多元。每当儿子担心起钱来,她总说看病重要,看病借的钱,以后可以慢慢还。


  面对护士的疏忽,她选择了包容


  陈桂莲说,现在到医院看病比以前变化最大的就是医护人员的服务越来越好。为看病,以前陈桂莲受了不少“气”,可是现在,她觉得医院像家,不只是每周去的次数多,而且医护人员的照看也比以前贴心。有一次护士疏忽,给儿子扎针的时候造成了流血,因为儿子眼睛看不见,也不知道流血了。等她得知消息到病床前,看见儿子的身边流了一摊血,床单都被浸透了。这事儿摊给别的病人,定是饶不了护士的,甚至病房里的其他病人都帮着她说话,可是她选择了原谅。她说:“没事,已经这样了。骂了又有啥作用呢?”她觉得,一个透析室里有几个病人同时在做透析,有时候医护人员照顾不到,她能理解。


  说起最近,儿子的血压偏高又成了陈桂莲的一块心病。她说等着儿子透析完,还要给他量血压,确定没有什么问题,才敢给司机师傅打电话送他们回家。等车的这段时间,她和儿子刚好到医院对面买饭吃,因为早上吃得早,中午这会儿,她和儿子都需要补充能量。


  4个小时过去了,陈桂莲给儿子穿衣服,扶着他坐起来,给儿子量了血压,还是很高。这时候,坐等4小时都没有喝一口水的陈桂莲拿出一瓶农夫山泉给儿子喝。儿子坐着的这会儿,她又忙着给他穿上外衣,蹲下为他穿鞋。直到儿子觉得稍微舒服点才敢扶着他往医院外走。她说现在儿子的血压高起来,她真的害怕,万一走到路上有个啥事,只有她一个人陪着儿子,她真不知道要怎么办了。即使心中害怕,她仍不断鼓励儿子:“你没事,现在状况挺好的,只不过就是血压高些,吃了降血压的药,就会好些的。好人都会有个不舒服的时候,何况你还是个病人呢。”


  从医院出来,母亲需要搀扶着失明的儿子走过人行天桥,到马路对面去吃午饭,之后回家。陈桂莲扶着儿子慢慢地、一步步走上天桥台阶的背影,仿佛定格在了那里。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甘肃兰州:吃黄河水长大,
  •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永靖: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保
  •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 【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 保护母亲河 黄河兰州段水质稳定达标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