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演绎婚嫁变奏曲

时间:2015-12-28 18:47来源:新华社 作者:谭飞 连振祥 张玉 点击: 载入中...

  汪龙军最近喜上眉梢,32岁的他终于为人父了。


  汪龙军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红崖村人,曾是个为婚事发愁的“大龄”青年。8年前,他曾有一段短暂的婚姻,因为家里太穷,前妻过门一年多便离开了他。


  那时,汪龙军在兰州的建筑工地上做小工,忙活一年挣的钱只够养活自己。全家只有三四亩山地,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住的仍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


  在红崖村,曾像汪龙军家一样贫困的人家不少。尽管依傍着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环境秀美,但红崖村经济却很落后。201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村里都是老房子,戏台三五十年没有翻新过,从村上到山下公路的3公里土路一逢雨雪就满是泥泞。


  在天水农村,当地人一般都在22岁到25岁嫁娶,超过25岁就成了“大龄”青年。因为穷,红崖村二十八九岁娶不上媳妇的大有人在。不仅外村有着“有女不嫁红崖村”的说法,连本村的姑娘们都不愿留在村里。


  村委会主任阮立冬常为村上年轻人的“个人问题”发愁:“娶不上媳妇,家庭不健全。一个人没法规划日子,两个人商量着日子才能红红火火。”村干部们甚至制作了“大龄”青年名单,常为他们“打听”,但说成的婚事却不多。


  2012年起,甘肃省启动“联村联户”的帮扶行动,甘肃省政协与红崖村结成对子,红崖村开始走上脱贫之路。硬化道路,新修戏台,原先村里碾麦的土场院也变成了放置着健身器材的文化广场。


  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育产业、技能培训、发展农村企业等行动,村民的致富能力大为提升。汪龙军带上附近村上的中年人在城里打工,一年收入数万元。一些像汪龙军一样在外闯荡的年轻人也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脱贫。2014年红崖村农民纯收入达到2900元,2015年能超过3000元。


  2013年,汪龙军在工地上认识现在的妻子。“两个人互相看上了。她在网上查了红崖村的信息,在我微信上看了家里新盖的二层楼的照片,觉得还不错,就决定来村上看看。”汪龙军说。这时的红崖村已是面貌一新。


  如今,村里“大龄”青年的数目锐减。名单上19个“大龄”青年中的16人已经结婚,有的还娶上了“吃财政饭”的媳妇。汪龙军的妻子今年生下一个女儿,眼下正在红崖村里“坐月子”。


  阮立冬今年“收获”了两双皮鞋,这是他为村上2名青年人“做媒”成功的拜谢礼物。


  阮立冬说,农民有钱了,村上的环境变好了,比脱贫还难的“大龄”青年“脱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问起明年的目标,阮立冬笑着说:“再收上三双皮鞋!”(完)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妇联在深度贫困村实施“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效果显著
  • “文化列车”开进陇西贫困村
  • 全市事业单位人员和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村领办创办合作
  • 【脱贫攻坚奔小康】甘肃省所有贫困村将有产业发展指导员
  • 光伏激活“一池春水”——瓜州县贫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纪实
  • 甘肃静宁:贫困村里的快乐文化舞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