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民勤:水进绿增沙退

时间:2016-05-15 10:40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刘毅 点击: 载入中...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高达九成,曾经饱受“沙魔”危害


  【中央媒体看甘肃】民勤:水进绿增沙退


  大西北网5月15日讯     东边是腾格里沙漠,北边是巴丹吉林沙漠,西边还是巴丹吉林沙漠——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就像楔子一样,深深插入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和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中间。


  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县,干旱缺水,年均降雨量只有113毫米,年均蒸发量达2644毫米,沙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89.8%。2007年12月,国家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拉开了大规模治理的序幕,2011年6月,国家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和生态恢复工程》,民勤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取得显著进展。


  水进,绿增,沙退。民勤,变了!


  “变化太大了”


  以往风沙过后院子里能扫出一架子车沙尘,现在扫不出一簸箕沙尘


  民勤县的不少地名,凸显了当地的地理特点:昌宁西沙窝、重兴东沙窝、中沙窝、尖沙窝……这里,曾是一个风沙肆虐的地方。


  1993年5月5日,武威市多地遭遇特大黑风暴,导致70多人死亡,民勤也遭受严重损失。


  2010年4月24日,民勤县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瞬时风速28米/秒,达到10级,一些地方能见度为零米,伸手不见五指。这是民勤县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


  近几年,沙尘天气减少、减弱了吗?在民勤及周边地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设立了6座近地面沙尘暴观测塔。在50米高的观测塔旁,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杨自辉告诉记者,监测结果显示: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逐渐减少,1998 2005年,年平均发生沙尘暴11次;2006 2010年,年平均8次;2011 2015年,年平均不到3次。民勤绿洲边缘通过的沙尘量,也逐渐减少。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沙尘暴的发生有大范围的区域沙尘暴和小范围的局部沙尘暴,这些数据局限于民勤治沙站周边,不代表整个民勤地区。”杨自辉说。


  据民勤县气象局统计,民勤的多年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17.9天,2007 2010年,沙尘暴日数分别为9天、7天、7天、8天,之后五年,每一年这个数字都没有超过1天。


  沙尘暴次数则由“十一五”时期的年均9次,减少到“十二五”时期的年均1次。


  气象和林业两个部门,对沙尘暴的观测方式及标准有所不同,但从监测结果来看,沙尘暴次数减少的趋势是一致的。“除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外,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好转是重要原因。”杨自辉表示。


  大滩镇上泉村,这里离沙漠只有1公里左右。47岁的杨玉明,对2010年4月24日的那场沙尘暴记忆犹新,“把地膜吹到树上,把种子都吹跑了。”他说,“那时,刮沙尘时往往眼睛都睁不开,风沙过后,到院子里扫沙,常常能扫出一架子车的沙尘。现在沙子少多了,扫不出一簸箕沙尘。”


  杨玉明和妻子李凤兰种了10亩葵花、4亩特色林果、2亩大棚韭菜,养了几十只羊,日子过得很红火。


  “绿”与“富”齐头并进,民勤的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去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今年第一季度,预计生产总值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2%。


  曾经去过民勤的人,这两年再去,常常由衷感叹:“变化太大了!”


  巨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部分机井变成自流井


  全县用水总量比十年前减少一半,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夹河乡黄案滩,紧邻腾格里沙漠,一眼清泉汩汩而流,周边的芦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几米之外,一块水泥板上写着红色的大大的“关”字。


  “这里是一口关闭的机井,2010年开始自流。”夹河乡乡长王玉珍对记者说,“黄案滩关闭的96眼机井中,有7眼自流成泉。关闭的机井成为自流井,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奇观。”


  眼前的情景,让人很难想象,民勤一度面临着变成“第二个罗布泊”的危险。


  由南部入境的石羊河,是民勤县境内唯一的地表水源,祁连山冰雪融水形成的石羊河滋养着世世代代的民勤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羊河流域人口急剧增加,农牧业用水大增,上游来水锐减,民勤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沙尘暴肆虐,绿洲消失的威胁日益迫近。


  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2007年开始实施,把节约用水和生态补水放在重要位置,节流与开源并重。


  民勤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节水增收为目标,主攻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积极推广管道输水、膜下滴灌、小管出流等农业节水技术。全县累计关闭机井3018眼,压减配水面积44万亩。


  记者看到,田间地头的机井上,都装上了“水表”——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刷卡才能用水。这样的“水表”,一共安装了8000多套。民勤县水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邱德玉介绍,“民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以水定规模,以水布局产业结构,大田作物1亩地用水不能超过415方。种洋葱,1亩地需要1000方水,种制种玉米,一亩地需要800方水。这些高耗水作物现在在民勤是‘零种植’,改种节水高效作物。”


  如今,民勤温室滴灌棚均用水260立方米,单方水效益达81元。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种养转变为高效设施种养,农业单方水效益由2006年的2.9元提高到去年的17.24元,增长了6倍。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得民勤地下水开采量比高峰期削减了4亿立方米,地下水采补达到动态平衡。全县用水总量由2006年的7.44亿立方米,减少到去年的3.59亿立方米,减少了一半。


  在生产生活用水大幅减少的同时,上游宝贵的生态补水奔涌而至,给民勤带来新鲜血液。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石羊河上游来水量锐减,到2005年仅为6100万立方米。目前,每年从黄河和上游水库调水达1.89亿立方米。


  民勤县蔡旗断面,这里的过水总量是石羊河流域治理的重要指标。从2010年开始,过水总量每年都达到了规划确定的目标值。去年达到3.02亿立方米。


  甘肃省水文局青土湖地下水位观测站的观测数据显示,去年底,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比2007年上升0.9米。干涸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重现波光粼粼的水面,民勤盆地地下水位停止下降,部分区域开始回升。


  “决不会变成第二个罗布泊”


  建成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


  民勤东南角的南井敖包压沙造林区,一座座黄色的沙丘连绵起伏。一眼望去,远处的沙丘光秃秃的,寸草不生,而路两旁的沙丘上,则布满了一个个的草方格。


  走近些,就能看到草方格里,几十厘米高的梭梭在顽强地生长着。抗旱能力极强的梭梭,长大后主根可达3-5米长,是极好的防风固沙树种。更为神奇的是,梭梭的根部能寄生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肉苁蓉。


  这里是千里沙漠大林带的项目区。人们在一座座沙丘上仔细地开沟、铺草、压沙,做好一个又一个1.5米长、1.5米宽的草方格。脸膛晒得黑红的压沙队施工队长胡开军说,“梭梭要在4月底前栽完,保证85%的成活率。”


  县林业局局长杨青文介绍,民勤县将治沙区域分成标段向社会公开招标,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工程管理,在验收合格后向压沙队支付资金。目前这样的压沙队有26支。


  近年来,民勤制定了压沙工程管理办法、沙漠承包治理管理办法,组建治沙协会和压沙队等专业压沙造林队伍,规范工程运作管理程序。完成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40万亩,示范推广梭梭接种肉苁蓉5万亩。


  怎样牢牢把流沙缚住?民勤人探索了多种压沙模式,包括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棉花秆高立式沙障、尼龙网网格沙障、土工编织袋沙障等等。经过多年实践,人们发现利用稻草或麦草的草方格沙障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为普遍。


  新的难题总是不时出现,考验着民勤人。例如,沙鼠喜欢吃梭梭苗,头天栽下的梭梭,有时第二天就被吃光了。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站副站长纪永福介绍,针对这个问题,治沙站试验了套管保护的办法,用一截较粗的塑料管,套在梭梭苗上,不仅防老鼠,还能遮阳、保水、提高成活率。套管一个只要三四毛钱,试验效果很好,目前正在逐步推广。


  千里沙漠大林带、万亩胡杨林等重点项目正在大力推进,一个个草方格压下去,一株株林木长出来……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万亩以上,工程压沙51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提高到目前的17.7%,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


  县委书记费生云头脑清醒,他对记者说,民勤风大沙多的现状短期内不会彻底改变,荒漠化治理仍然任重道远,生态建设绝不能放松。


  不过,费生云对民勤的生态持续好转充满信心。“你再过5年来看,万亩胡杨林一定会很美。有各方关心支持,加上民勤人民自己的努力,民勤决不会变成第二个罗布泊!”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网红”直播引来数万粉丝甘肃民勤人参果“火”了
  • 武威市民勤县夹河镇一口关了12年的老井出水说悲喜
  • 守住“生态美” 换来“百姓富”——民勤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
  • 甘肃民勤:瓜农的“甜”野希望
  • 蜜瓜换树苗!甘肃民勤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启“助农+治沙”模式
  • 2019中国·民勤第二届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在苏武沙漠大景区开幕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