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农村发展时讲的这句生动深刻的话,已成广为流传的名言。奔小康的路上还有哪些“短板”?如何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战略目标的重要地位,承载着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一个不能少,一项不能缺,一步不能迟”。
东寨镇头坝村地理条件差、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是全市15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辖11个社497户2027人。2013年底贫困人口37户145人,占全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7.4%和7.2%;到2015年底,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7254元,实现了整体脱贫。
自2013年5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县包抓领导、市县联村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村情实际,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富民产业和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工作重点,初步探索了“外嵌内联”式产业扶贫模式,强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双联”行动、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企业联基地、合作社带农户、农户依托企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富民”的脱贫路子。
工商资本嵌入,做大肉羊产业。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为工商资本参与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积极引进2家龙头企业建设养殖基地,采取羊只或资金入股的形式,成立欣盛牧业合作社,采取“五统一”运营模式,大力推广肉用湖羊“50+2”扩繁模式和“461”养殖模式,抱团发展肉羊产业。天钦牧业公司新建80米长双列式羊舍10栋及附属设施。带动农户新建60平方米养殖暖棚156座、万只羊场1个,其中贫困户19户。带动全村发展规模养羊户276户,占总农户的55.5%。
专业合作社内联,提升种植业效益。坚持政策上倾斜、工作上支持、项目上投入,积极推行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3个专业合作社,借鉴“成仓模式”,流转土地3500亩,建成高原夏菜基地1000亩、优质小麦制种基地1000亩、啤酒大麦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1000亩,占总播面积的35%。逐步形成“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使贫困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受益。
项目资金整合,完善基础设施。通过采取整合项目资金推进扶贫开发,放大了扶贫资金的互补、叠加效应,形成了“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机制,初步破解了扶贫开发的瓶颈制约。在头坝村扶贫养殖基地整合项目12个、资金2141万元,建成蓄水池2座、支渠2条5公里、道路4公里、人饮管道1.4公里、高压线路1.1公里、农宅40套,配套完成了扶贫养殖基地水、电、路、绿化和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头坝村自来水、水泥路、动力电、宽带、卫生室、乡村舞台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全村在县城购房的农户200户、长期租房的155户,占总农户的71.4%。
融资培训并举,增强造血功能。坚持“造血式”扶贫与“输血式”扶贫相结合、近期脱贫与长远致富相结合,找准了扶贫开发的切入点,激活了扶贫开发的活力,达到了扶贫开发“治标”与“治本”相互结合的目的。积极协调发放各类贴息贷款107户1246万元,其中贫困户36户精准扶贫597.4万元。举办技能培训班5期17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78人;每年输转劳动力870人,实现劳务收入890万元。全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82户,占总户数的16.5%。
基层党建统领,聚力精准扶贫。坚持以党建统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双联”行动,健全落实市县领导联系、帮扶工作队驻村、优秀干部到村任职、联系会议调度、督查考核问责五项机制。市县联系领导经常深入村社调研,帮助确立了“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和“3112”任务路径,协调解决项目难题21个。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对接市县职能部门16次,协调落实千亿斤粮食产能、高效节水等扶贫项目4项。结合村情,制定了诚信农户评选和环境治理、小区保洁等管理办法,开展“四榜一训”、“十星一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凝聚了强大的精准扶贫合力。
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必须把握好项目推动、产业支撑、龙头带动三项原则,正确处理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富民产业和培养新型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以特色种养业为基础,产销结合、多业并举、各具特色的富民产业新格局。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在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整合扶贫资源,放大扶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