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景区大多都是有山有水的地方,空气、湿度适宜,这是人们亲近的主要原因。过去受多种因素制约,关于景区的气象数据和服务还不是很完善,未来应该开发、提供出更多与人有关的如负氧离子、PM2.5的观测和预报,给人们提供一种量化的具有参考、指导意义的数据,而预报更关系着景区安全。”3月18日,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李照荣在兰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做好旅游业的气象服务保障是气象服务的重点方向之一。
3月18日,由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学会主办的“观云识天——2017年‘3.23世界气象日’大型科普活动”在兰州金轮广场举行。世界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为纪念1950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生效,而设立的节日。今年是第57个世界气象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观云识天”。
当天,面对记者提出的气象如何为处于产业爆发期的旅游业做好保障与服务的问题时,李照荣作出了上述回答。
李照荣说,景区的内容一般包括人文、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包括山区、河流等,这些都与气候有关,而人的身体又与气候环境、海拔、温度、湿度都有关系,因此,加大对景区气候的观测、评估,给人们提供最适宜去的季节和时间,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能够观测和预报景区的负氧离子、PM2.5等与人健康有关的数据,更是提升旅游更高服务品质、更具人性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以前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开发不够、重视不够、地域偏远、数据缺乏等原因,景区景点的气象服务多以整个区域的常规气象要素为主。面对旅游业的崛起和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升级,深入挖掘景区景点的气候资源,增加与人有关系的诸如负氧离子、PM2.5的观测,给人们提供一种量化的具有参考、指导意义的数据服务,显得非常必要。同时,气象服务与保障还关系着旅游业的安全问题。对游客来讲,大海有风浪,戈壁有高温、热浪,高山有雷暴,山区有暴雨、泥石流,这些都需要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为游客的旅游安全提供保障服务。
另外,突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对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构成威胁。比如,2013年6月,在陇南康县阳坝梅园沟景区突发一场暴雨,六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0毫米,后来该景区花很大的代价才把遭暴雨破坏的设施重新建设起来。
目前,甘肃气象部门已经在天水麦积山景区设置了防雷设施,给景区和游客都提供一道安全防护措施。
李照荣介绍,气象服务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气象服务,一类是面向政府的决策气象服务,一类是面向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你比如说,专业气象服务中最敏感的一个就是交通行业,航空、海运、公路的气象服务非常关键,几乎时刻都离不开。再比如能源行业,电力里面的火电、水电、风电,都与气象密不可分。
气象观测、预测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跟吃饭、穿衣一样,每天的生活如果少了天气预报,会感觉失去了一部分内容一样,做好旅游业的气象服务和保障是气象服务的重点之一,这也需要多部门协调推进。
李照荣还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及时、快捷、高效、准确地为公众提供气象服务信息,覆盖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他还表示,“十三五”时期,还将充分利用社会观测信息推进气象服务与保障能力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