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家网媒脱贫攻坚看甘肃——
西和县包集村巧借乞巧文化助推贫困妈妈就业
大西北网讯(记者王志俭)8月23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跋涉,脱贫攻坚看甘肃、全国百家网媒采访团到达乞巧文化发源地: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
西和乞巧文化源远流长
陇南市宣传部新闻科王文涛科长介绍,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是指农历七月七日,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乞巧节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西和县石堡镇包集村是著名的省列民俗文化村,所在的西汉水流域一带,是乞巧文化的主要发端地之一,乞巧文化在村上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包集村自古就有民间组织祭巧活动的习俗,乞巧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有专门的乞巧文化传习所。村上还有三位乞巧文化传承人,组织每年的乞巧活动。
每年到农历六月三十下午,姑娘们穿戴盛装,列队整齐,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河边,主持者焚香点蜡,燃纸放炮,“巧娘娘”头儿跪迎接拜,其余姑娘则站在河边齐唱《迎巧歌》。
然后,揭去“巧娘娘”头上的丝帕,一路唱着歌将“巧娘娘”请进院。进院门要唱《进院歌》,进屋唱《坐巧歌》。再就是敬献茶果,唱《献茶歌》,乞巧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七月初一至初六,乞巧姑娘们要各自到固定场地歌舞祝贺,交流歌曲舞蹈,联络同乡邻里之间的感情,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到初七这一天,乞巧活动达到高潮。无论大庄小村的清泉边、水井旁都有乞巧的队伍在歌唱、舞蹈,无论男女老少都集中在这里看热闹。在七天八夜的时间里,姑娘们以虔诚的心情、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和如愿配婚、生活幸福美满。
贫困妈妈巧手脱贫
王文涛说,包集村的乞巧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这里有盛行千年的木偶、皮影、秦腔等地方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包集村现有木偶、皮影戏剧团四家,参与演出人员40多人,演出范围扩大到方圆100多公里,为包集村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近年来,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以绣花枕头、鞋垫、各类手工编织的工艺品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开始不断走俏,使刺绣产品由妇女“赠品”转为妇女增收的“商品”。
包集村不断丰富乞巧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包集村还通过充分发挥妇女从事手工编织的传统优势,在2014年年底由村支部牵头组建了手工编织协会,组织妇女发展巧手产业,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12月由女能人吕小红发起12个股东组建了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除自身生产、研发刺绣草编产品外,还辐射带动周边15村21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00多名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刺绣、草编行业。包集村以协会和绣艺公司为平台,按照“小企业、大集群”原则,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协会+贫困妇女”的经营模式和脱贫带动机制,吸纳入49名妇女向公司入股,其中36名贫困妇女以自筹2000元,全国妇联帮扶资金配股3000元的方式每人向绣艺公司入股5000元,年末保底分红1000元。
绣艺公司扩股重组后,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既开办网店网上销售产品,又打造县内刺绣产品的网货供应基地。巧手脱贫行动的开展,使包集绣娘在自家门口依靠灵巧双手致富增收,不仅使贫困妇女守住了幸福家园,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而且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问题。在今年7月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专项基金资助,在包集村设立了“妈妈制造”合作社,带动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妈妈们就地创业脱贫,有一份提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并且将传统工艺品推向市场。
2016年10月13日,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带领各地妇联组织代表、到包集村巾国脱贫示范点考察妇女脱贫经验。2017年3月4日包集村手工编织协会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包集村在近几年来还乘着全国妇联定点帮扶的东风,引导鼓励村民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行动,深度挖掘整合民间资源,以“一家公司(包集绣艺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个合作社(福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特色产业经济带、三个协会(手工编织协会、劳务协会和养牛协会)为载体,大力培育多元产业,积极探索多种带贫模式,着力打造石堡镇包集村基层党建、产业扶贫等示范基地,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如今的包集村通过将传统乞巧文化与现代妇女事业的发展融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激发了全村广大女性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了乞巧文化的独特内涵。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