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12年 风雨无阻“信使路”

时间:2018-11-22 18:3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兰州11月21日电(记者张睿、白丽萍、胡伟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每次走山路累了的时候,我就哼首歌,这路好像就没那么难走了。”53岁的唐和顺喘着粗气笑着说。
  
  立冬过后,山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在这平均海拔2100余米的黄土高原深山中,为了给村民送去信件,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邮递员唐和顺用了12年时间,总计行走约22万公里,生生走出了一条大山里的“步班邮路”。
  
  翻山越岭12年
  
  “我负责金沟乡4个自然村和25个小自然村的邮递业务,金沟乡山大沟深,村民居住零散,为了送信件,每天大概要走30多公里山路。”肤色黝黑的唐和顺来自于“邮政世家”,他的堂兄就曾是这片山区的邮政员,堂兄退休后,当过村长的唐和顺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活,一走就是12年。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邮递员唐和顺在大山中寄送信件。(新华社发胡伟杰摄)
  
  清晨六点半,西北高原的空气还很冷冽,唐和顺就从家里出发了。走到乡政府的邮政所后,在那里等待他的会是这一天需要投送的所有信件。办好交接,整理好包裹,又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勒在双肩的两个邮包,唐和顺慢慢走进了他最熟悉的大山。
  
  唐和顺每天行走的,是他自己不断摸索开辟出的一条经验之“路”,有时最窄处仅能立足,有时还需从土质松软的黄土斜坡手脚并用翻越过去,斜坡旁就是数十米的山沟。踏冰卧雪,翻山过河,唐和顺每个月都要走破一到两双鞋。
  
  凶险常伴“信使路”
  
  12年如一日地行走,唐和顺对这片大山早已熟记于心,每一处拐弯,每一个上下坡,甚至每一棵树,每一个山洞,唐和顺都了如指掌。转过一个弯,唐和顺指着前方插在地上的一根树杈说:“这是前两天雪厚的时候,我把它折下来当拐棍使的。”
  
  “第一次走的时候是最害怕的,因为不认识路,走了整整一天,第二天躺在床上,腿酸疼得下不了地。”唐和顺说,每年送信最危险的就是夏冬两季,暴雨或积雪使得本就艰难的路程变得更加凶险。“有时候遇到恶劣天气,有些路段根本上不去,走一步得滑两步。”
  
  
  
  唐和顺手脚并用翻越山坡。(新华社发胡伟杰摄)
  
  尽管早已熟悉这些山路,但危险仍旧时常出现。摔跤早已是常事,有一次经历却让唐和顺至今仍心有余悸。
  
  “那次我穿过关山森林公园,在一条小路上不小心滑了一下,直接就从旁边的山沟里滚了下去。”摔到沟底的唐和顺,浑身疼得不能动弹,双腿都是被碎石和树枝划出的斑斑血痕,等意识清醒后,便第一时间给家里报了个平安。“天黑了,实在没有力气,在地上休息之后才慢慢挪回家。”唐和顺说。
  
  这个事总得有人做
  
  由于唐和顺经常走家串户,他的名字在金沟乡无人不知,并被乡邻们亲切地称作“老唐”。12年间,邮差“老唐”和当地百姓建立了无法割舍的感情,而这也是唐和顺坚持这份工作的最大动力。
  
  “有一次,一个村子里的老两口有一封信,是他们在新疆当兵的儿子写来的,我送到时,两口子不停地对我说谢谢,那是他们儿子当兵后写来的第一封信。老两口递过来馍馍和泡好的茶,走时还硬要把干粮往我的邮包里塞,和家里人一样。”回想起乡邻们对自己的热情和信任,憨厚的唐和顺声音变得有点哽咽,“咱们这里的人实在,特别客气。有时候觉得走不动了,看着邮包里没送到的信,确实放不下,也舍不得。”12年来,唐和顺创造了分管片区“零投诉”的纪录。
  
  
  
  唐和顺将信件送到百姓家中。(新华社发胡伟杰摄)
  
  “有时候走到中午太阳晒得不成,太困了,就随便找个空地睡几分钟,等缓过来就接着走。”行至中午,一大块干馍,一杯粗茶,便是唐和顺的午饭。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人民邮政要为人民呢,这个事总得有人做,我还会接着干下去,不能退缩。”
  
  吃完午饭,唐和顺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黄土和雪水,把两个磨出了洞的邮包又紧了紧,继续向下一户人家走去。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翻山越岭12年 风雨无阻“信使路”
  • 罗九户外公益群 公益活动风雨无阻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