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正在进行的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听取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我省戈壁农业生态优化工作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甘肃省政府计划建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采用“母基全+子基金”架构,重点支持循环农业、戈壁农业、高效节水农业等10大绿色生态产业项目建设。
报告显示,甘肃境内地势复杂,土地面积广袤而耕地资源相对匮乏,是我省的主要自然特征之一。全省有戈壁1亿亩、沙地1.8亿亩、盐碱地480万亩,这是我省发展戈壁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河西走廊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小、病虫害少、昼夜温差大、自然隔绝强、祁连山冰雪融水水质优良,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天然基地。发展戈壁农业是我省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的成功破题,是旨在保护好祁连山国家生态屏障的大前提下,按照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要求,努力探索走出的一条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生态发展之路。自2012年农业部启动“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集成”项目以来,我省河西各地在“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指导下,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手段,探索出了一条在现有耕地以外利用荒滩、戈壁、盐碱地等闲置土地发展绿色精品设施农业的新路子。根据省政府《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到2022年我省将在河西地区荒漠戈壁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备、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支撑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生态环境友好、产品特色鲜明的戈壁农业产业带,把河西地区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亚、西亚、南亚地区富有竞争力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计划五年内新建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项目建成后可新增优质高效园艺作物产品250万吨,实现年产值120亿元。
目前全省已经建成5万多亩戈壁农业生产基地,年底将全面完成今年6万亩的建设任务。甘肃省政府计划建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采用“母基金+子基金”架构,重点支持循环农业、戈壁农业、高效节水农业等10大绿色生态产业项目建设。河西5市已分别开工建设戈壁农业高标准智能示范性日光温室,建成后将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电商平台服务、农业文化旅游和对外合作交流。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