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陇南市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时间:2018-12-31 18:35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陈多 点击: 载入中...
  
  
  陇南市区夜景。冉创昌'
  
  陇南美丽乡村。冉创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40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多重叠加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历届陇南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聚焦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创出新路子
  
  自古以来,“陇中苦瘠甲天下”,而陇南又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八县一区全部为扶贫重点县。
  
  据调查,1985年底,陇南有贫困人口154.7万人。时间推后到26年后的2011年,按新扶贫标准,陇南仍有扶贫对象1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53.03%,居全省第一。在30多年决战贫困的斗争中,陇南经历了救济式扶贫、目标式扶贫、攻坚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的艰难历程。
  
  特别是近年来,陇南把脱贫攻坚上升到全市工作的核心和统揽地位来抓,创新性地实施了产业、电商、金融、旅游、社会、片区扶贫等“扶贫品牌”,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据统计,陇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底的193元增加到2017年底的6386元。
  
  扶贫开发中,陇南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数据显示,仅2015年以来,全市共硬化通村道路1.2万多公里,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万多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00多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多万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2017年,陇南贫困人口减少至3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4%。陇南荣获“中国消除贫困奖创新奖”“全国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城市”等荣誉,电商扶贫被编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典型案例参考资料……
  
  秉持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光影飞逝40年,在陇南,没有为经济增长牺牲掉宝贵的生态环境,而是让生态成为最突出的优势和战略资源。特别是近年来,陇南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实践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长防林、生态文明长廊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在陇南得以强力推进。数据显示,全市森林面积1748.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30.1%增长到41.87%,实现森林资源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
  
  与此同时,陇南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扎实开展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在省控指标以内。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有数据佐证:省环保厅公布全省各市州空气质量排名情况,陇南多次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排名全省第一……
  
  近年来,陇南没有新批一座水电站,没有审批一个破坏环境的项目,对高污染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加快转型升级产业培育实现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陇南粮食生产连年增收,机特色产业渐成规模,农民收入连续增长……
  
  陇南紧扣“独一份、特中特、好中优、错峰头”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花椒、核桃、油橄榄、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总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
  
  紧跟时代步伐,陇南组建了市富民产业发展公司,探索形成了“三变”+特色农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模式,通过股份制改革有效盘活了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实现了抱团创新。
  
  1978年,陇南工业总产值仅有0.6亿元;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4.9亿元。40年间,陇南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曲工业强市的旋律正在陇南大地激荡回响。
  
  陇南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动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陇南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仓储运输、商贸流通、快递物流、餐饮服务等综合服务型产业,第三产业门类更加多元。
  
  近年来,陇南探索政策引导、政府推动、项目带动、企业联动的非公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子,非公经济占全市GDP总量的55.8%,已经成为推动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坚持生态宜居城乡一体取得新进展
  
  陇南注重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定位城市建设,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山水园林城市”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提升。
  
  如今,漫步陇南大地,一个个魅力生态小城串珠成链,让你感受到一种惬意。各类城市公园、广场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人居环境。
  
  巨变的何止城镇,陇南广大农村也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富裕美丽的蜕变,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陇南立足脱贫攻坚,着眼全面小康,以人民为本、生态为先、文化为魂、产业为基,分层次、多模式、全域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乡村2100多个,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子,“康县模式”在全省推广。
  
  优先发展硬件设施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陇南坚持把交通作为重中之重,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大建设。
  
  ——2013年12月26日零时,陇南第一条高速公路武罐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
  
  ——成武高速公路于2014年11月29日建成通车。
  
  ——2015年10月1日,十天高速建成通车。至此,连接全市九县区的“H”型高速公路网络形成。
  
  ——2008年9月26日,兰渝铁路开工建设;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2015年7月,陇南民用机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18年3月25日,陇南成县机场正式通航。
  
  40年来,随着高速、铁路、机场的建成投用,陇南交通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与此同时,陇南深入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大山深处的老百姓正奋勇向小康迈进。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
  
  “黑房子、土台子、泥孩子,站着上课,趴在墙上写字”是1985年前全区广大农村中小学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陇南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17年,全市教育事业费支出达到41.1亿元,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齐头并进。
  
  陇南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统筹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落实健康扶贫措施,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4%。
  
  陇南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强化,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从无到有,从试点探索到逐步规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陇南坚持繁荣文化事业,推动文化精品创作,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事业和产业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与此同时,建成了陇南电商孵化园、武都东盛物流园、西和电商双创园等一批双创基地,每年新增就业3万多人。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输转,年均输出70万人次,年创收100亿元以上。
  
  着力夯实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不断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方式,研发了“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全市3200多个村建成了“网上村庄”,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充分发挥政策宣传、信息互通、政务服务、村民自治、咨询监督、畅通民意等社会综合治理服务职能,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夯实了基层执政基础。
  
  着力化解信访积案,深入实施网络问政,加强社会稳定源头治理和前端防控,探索形成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五步工作法”“阳光调解”和“稳调帮引”、法律服务直通车、矛盾纠纷分类管理等经验。
  
  陇南全面开展以安全生产大检查、环境保护大督查、社会治理大整治、纪律作风大整顿为主要内容的“双查双整”行动,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陇南构筑起严密高效的灾害防御网络和快速反应的工作队伍,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提供了巨大支撑。
  
  “互联网+”引领方向电子商务成效显著
  
  40年改革开放,陇南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标注新时代,让电子商务成为陇南最鲜明、最突出、最靓丽的符号之一。
  
  抓电商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扶贫,陇南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百姓创业、协会服务、微媒营销”的陇南电商发展模式。
  
  截至2018年8月底,全市累计开办网店达14602个,实现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带动18万劳动力就业。陇南被命名为“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被确定为第三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九县区均纳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县。
  
  实践证明,发展电子商务是破解山区贫困群众农产品卖不出、卖不上好价钱难题的“关键一招”。而坚持以发展应用型政务大数据为主,规划实施了“21+”工程(“2”为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政务中心、“1”为大数据共享平台、“+”为多项应用),则更彻底地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目标。
  
  近年来,陇南不断拓展“互联网+”应用领域,深入推进数字陇南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政务管理、实体经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更多更好地解决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
  
  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支撑保障有力
  
  陇南一个个金融创新政策落地见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激活了“一池春水”。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从筹建市金融办、设立市长金融奖、引进金融人才抓起,陇南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金融工作利好政策,探索构建了“3+1”立体化普惠金融支撑体系,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一年一年持续推进。
  
  率先启动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70多亿元,让农村“沉睡的资源”变为“流动的资本”。争取国开行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授信贷款100亿元,陇南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家开发银行精准扶贫示范市”之一。
  
  如今,陇南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健全,信贷投放持续加大,融资结构趋于优化,金融生态明显改善,金融业在支持陇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金色杠杆”的重要作用。
  
  创新理念集中突破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
  
  改革开放以来,陇南坚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丰富独特的历史、民俗、红色文化,为旅游插上腾飞的翅膀,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和无公害的食物成为游客愿意花钱购买的“幸福”,广大群众享受生态旅游带来的红利;坚持用旅游的理念规划乡村,用文化的元素丰富内涵,因地制宜开发古村古镇、田园观光、休闲康养、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产业。
  
  陇南山水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为“陇上江南世人知”,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每年增速达到25%以上。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141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8亿元,带动1.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穿越40年的风雨历程,改革,让陇南日新月异。40年,陇南厚植开放“基因”,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多年来,陇南人从来没有片刻停留。
  
  春潮拍岸千帆进,逐浪前行海天阔。进入新时代,陇南胸怀发展大局,顺应时代要求,深度实施“433”发展战略,不忘初心,奋楫争先,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甘陕川接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幸福美好新陇南正在逐步实现。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陇南市又有2例新冠肺炎患者在礼县第一人民医院治愈出院
  • 陇南市武都区:互联网“线上超市”配送防疫情
  • 陇南市建成亚洲收集油橄榄品种最多的种质资源基因库
  • 智慧服务方便群众——陇南市武都区首批二维码门牌上墙启用见
  • 天津大学在其定点扶贫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举办物资捐赠仪式
  • 陇南市法院宣判一起涉黑案件 被告人获刑11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