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学不久,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校长金艳在介绍一年级班额时,用“近些年从没这么少过”来形容。
2018年,这所兰州市民公认的小学“名校”,一年级班额从六七十人控制到了每班55人以内,告别了大班额。
近些年来,大班额就像是一个“紧箍咒”,紧紧勒在城关区教育人的头上,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2018年,城关区开始实施小学招生制度改革,控制大班额就是核心内容之一。
为什么会有大班额
城关区是兰州市核心地区,城市人口、流动人口都很多,该区的大班额主要出现在“两极”。“一极”在中心城区,人们对优质学校的追求多年来有增无减;“一极”在雁滩、黄河北等城乡接合地区,这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多,大班额、超大班额问题严重。
据统计,2016年该区小学共1144个班,56人及以上班级757个,占比66.17%,66人及以上班级216个,占比18.88%。据教育部相关规定,56人以上即为大班额,66人以上为超大班额。
小学一半以上班级都是大班额,甚至还有70多人的超大班额,这个“紧箍咒”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紧”。
根据教育部列出的时间表,全国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这个时间表让城关区的改革势在必行。
“壮士断腕”的改革
在城关区,化解大班额,就要拧紧无序上学的“水龙头”,不能出现“滴漏跑冒”。
在以往,城关区虽然实行划片就近入学,但是政策不“硬”导致有些教室“爆满”。破解大班额,就要将入学的顺序合理确定下来。这样一项改革酝酿了很久,终于在2018年年初动作起来。
在城关区教育局对2018年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摸底中显示,区内户籍适龄儿童8800余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5000余人,全区小学计划招生1.2万余人,学位可以充分满足区内户籍儿童,并且可以解决大部分随迁子女入学。如何分配这些儿童与学位,是一项繁杂的工作。
城关区先将入学儿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区内户籍儿童,第二类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每一个大类都制定了详细的排序规则。
往年,由教育局指定日期,家长到学校排队报名。这个政策有很大的弊端,容易产生人情入学。
经过学习考察,城关区决定2018年小学入学报名全部在网上完成,让“数据跑路”,家长和学校先不“见面”。
据城关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魏晋河介绍,在网络报名后,雁滩地区多出了1000多名学生。于是,教育局对这些学生进行了专题研究。为了降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成本,教育局适当放大了该地区学校的班额。
据统计,2018年城关区学校一年级共招生13365名,编班254个,平均班额53人,无超大班额,56人以上大班额班级共计71个,占比27.95%,大班额主要在流动人口集中区域。
城关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江说,这一次的招生改革通过网络报名,经过审核后,再到学校进行复审,把择校生从第一步就挡在了报名系统之外。
多出的学生去了哪里
班额变小了,多出的学生去了哪里?
在2018年的招生中,城关区部分有条件的学校通过增加班级来降低班额。但是对于很多面积狭小的城区学校来说,这个做法根本行不通。
魏晋河说,消除大班额最关键的两点就是:有教室、有师资。
2018年,城关区抓住职业学校“出城入园”的机遇,投入5.9亿元,回购五所职业学校原有校舍,以“名校办分校”的方式,为五里铺小学等5所学校开办分校,招收一年级新生1000余人。
九州开发区与城区相对独立,一直以来只有一所小学,远远满足不了片区住户的需求。2018年,九州开发区的甘肃石化学院搬入兰州新区,城关区利用其校舍新办了五十四中九州校区,吸纳原有的九州小学,并新办初中部,改变了这一地区没有公办初中的历史。
据五十四中总校长张俊介绍,在2018年的一年级招生中,小学部招收15个教学班,共招生784人,不仅化解了大班额,还充分解决了九州开发区适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
班级变多了,对教师的需求也多了。2018年,城关区教育局从全区范围内为5所新办分校抽调补充骨干教师100余名。同时,还通过全省范围选调、招考聘用制教师等方式,为区内学校补充教师。
家长对名校的期盼如何满足
大班额折射出的是家长和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改革并不能切断家长对名校的渴望,“一体化”办学是城关区为扩大“名校”资源想出的办法。
2017年,城关区教育局将相对薄弱的民勤街小学变成了水车园小学的分校,由金艳兼任两校的校长和法人。两校一个校长管理,教师有序流动,让一些原本想择校的民勤街小学片区学生“回流”了。
徐江说,城关区从2017年开始实行一体化办学,由强校牵头,联合相对薄弱的学校,实现校园管理、教师发展、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的一体化。目前已有十几所小学和初中开展了一体化办学,名校效应被最大化。
据介绍,2022年城关区将在全区范围内整体推进一体化办学,力争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