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王生元、刘欣瑜
新华网兰州5月28日电 (宋燕、实习生陈永强)贫困村由144个减少到61个、贫困发生率由21.73%下降到5.8%、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77万人……这是自2013年底以来,甘肃省临洮县脱贫“成绩单”上的一组数据。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临洮县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探索“六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等,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蜕变”之路。昔日黄土地上贫困落后的生活面貌,如今已经悄悄改变了模样。“2019年保‘摘帽’,2020年提质量。”对于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临洮县委书记石琳信心满怀。
“六位一体”:聚合力育产业
峡口镇党家墩村村民柏东河正在喂牛。新华网发 (宋燕 摄)
临洮县有养牛传统,但是主要以千家万户的散养为主,数量少、规模小、链条短,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力不够。在临洮县畜牧局牛产业办主任邓海涛看来,资金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弱是制约农民提振产业信心、扩大养殖规模的瓶颈因素。
2016年,临洮县探索出的“政府+金融+企业+合作组织+贫困户+保险”的“六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为破解当地牛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有益路径。
该模式以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纽带,通过政府引导、金融支持、协会组织、贫困户参与、品牌运营等方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牛产业发展链条。
“政府发挥牵头推动和抓总的作用,同时盘活资源配置,银行落实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保险主要提供风险防范,合作社解决跟农民的联结机制,龙头企业起到市场对接和龙头牵引的作用。”石琳介绍。
正是这样的一种扶贫机制,圆了临洮县峡口镇党家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柏东河的“养牛梦”。2016年,他在政府帮助下申请贷款10万元,盖起了牛舍,发展起了牛产业,现在规模已经扩大到了19头。
可以在“牛超市”买到西门塔尔等良种牛、每头牛交14元保费就有7000元的保额、专业人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通过合作社卖牛还能拿到补贴……柏东河笑言,“原来一直想养牛,但是手里头没钱。现在,有了资金和保障,也省了不少事儿。”
“龙头企业带动、金融保险跟进,使贫困户买牛有资金、选牛有‘超市’、养牛有保障、卖牛有出路,可以带动更多群众发展养殖、增收致富。”邓海涛说。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截至目前,临洮县依托各类扶贫项目,累计筹集资金8503万元,向全县18个乡镇187个村的贫困户和45个合作社投放良种西门塔尔基础母牛8951头,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同时,为2.3万户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0.9亿元,解决了贫困群众产业贷款无抵押、无担保、贷款难的问题。
“六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让临洮县找到了产业扶贫的“钥匙”,也“养”成了产业培育“心得”。“培育产业既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各个方面的全力合作。”石琳说,如果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没有银行的金融支持、没有保险提供风险保障、没有农民合作社起联动作用,就很难将产业培育起来。
“扶贫车间”:以产业促就业
在中铺镇的一个“扶贫车间”里,村民们正在削百合片。新华网发 (宋燕 摄)
临洮县中铺镇位于临洮县最北端,毗邻兰州市七里河区,同属“兰州百合”主产区,百合产业是当地脱贫攻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全镇百合种植面积达2万亩,山区村子人均种植面积2.2亩。
近年来,中铺镇在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建成了一批百合加工企业和18座百合气调库,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气调库配套完善为百合产业“扶贫车间”。
中铺镇副镇长王登邦说,这一方面解决贫困户在百合种植、销售、储藏等方面的现实难题,为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百合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百合产业带动和促进就近就业,助力贫困农民增收致富。
“离家近,上班路程不到三分钟。”何其礼是中铺镇何家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只有自己和在外地上学的孩子两个人,由于身体不太好,不能外出务工。从2017年6月开始,他便到中铺镇的一个“扶贫车间”——临洮雪源金正百合有限责任公司上班,做做杂活。
一个月两千块钱左右的收入,“主要可以解决娃娃上学的费用。”何其礼说。
当地的百合企业正在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就业增收。王登邦以临洮雪源金正百合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解决了山区村子2600多户种植户的百合销路,带动贫困户500多户,吸纳当地劳动力40多名,调动了山区群众发展百合产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临洮雪源金正百合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学正说,公司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与当地农户利益联结,且优先收购贫困村百合专业合作社成员的百合。目前,正在与高校合作探索百合深加工项目,力求为当地贫困农户提供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据了解,近年来,临洮县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充分挖掘和盘活当地资源优势,鼓励引导有脱贫带动能力的各类企业、合作社、返乡创业人员等在乡镇、村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利用门面房、旧学校、旧村址、旧办公楼等闲置房屋或土地,培育创建“扶贫车间”,帮助带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就业,稳定脱贫。
2018年,临洮县认定“扶贫车间”12个,吸纳带动就业8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46人。2019年计划全县将筹建“扶贫车间”25个,目前已建成运营16个,年内确保扶贫车间吸纳带动250名以上的贫困劳动力就业。
乡村旅游:扬长项“旺”人气
游客在曹家坪原野牡丹基地驻足赏花。新华网发(王生元 摄)
“白云堆里紫霞心,不与姚黄色斗深。”进入五月份,“陇上花都”临洮县的牡丹花便迎来了花期。为了一睹“国色”芳容,人们纷纷从周边的兰州、白银等城市赶来“打卡”。洮阳镇车刘家村曹家坪就是朋友圈里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曹家坪牡丹园建于1945年,经过三代人70多年培育,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占地1600多亩的观光园和育苗基地。曹家坪牡丹园负责人曹佰平介绍,2013年围绕牡丹产业组建企业,先后建成牡丹观赏园、种植基地、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收集保护百年紫斑牡丹大树,牡丹园的名气随之越来越大,远近游客纷至沓来,“‘富贵花’牡丹成了乡亲们的‘致富花’。”
当地通过整合已有牡丹产业和观光旅游等要素资源,按股份制融入农业经济发展,创新“三变”改革模式,引导群众和村集体入股分红、项目资金入股分红、农家乐入股分红等,让牡丹“红利”辐射全村。
“以前是‘人养牡丹’,现在是‘牡丹养人’。”曹佰平说。2018年,曹家坪牡丹园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30万元,通过牡丹、芍药的种植,曹家坪年收入10万以上的农户有30多户。
曹家坪原野牡丹基地内牡丹花开。新华网发(刘欣瑜 摄)
石琳认为,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既要打好“组合拳”,把临洮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组合起来,又要唱好“大合唱”,把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和后发优势紧密联合起来,带动旅游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思路,临洮县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开了一道通向乡村振兴的“美丽”大门。曹家坪发挥了牡丹产业“长项”,洮阳镇双联村则结合自身区位优势、文化特色,整合各项政策性资金,撬动民间资本,共同开发打造“狄道乡韵”民俗文化体验园。
双联村属于山坪区自然村落,常年干旱少雨、植被覆盖率低、农作物种类单一。“但是,这里离临洮县城近,距离高速路口只有1.5公里,区位优势特别明显。”洮阳镇副书记、双联村包村干部刘静说,因此,双联村便在原有的苗木、养殖等产业的基础上,确立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
双联村一角。新华网发 (宋燕 摄)
双联村一角。新华网发 (宋燕 摄)
经过半年多的改造建设,双联村房前屋后随处堆放的垃圾、柴草不见了,违规建筑的圈舍不见了,曾经脏乱差的贫困村实现了美丽“蝶变”。
木耧、锯子、老油坊制作工艺、动物庄园……如今,走在双联村的村道上,宛如走进了一座露天“民俗博物馆”,俯仰之间随处可见农耕元素、马家窑元素,每逢节假日前来参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从2018年11月开工改造到目前为止,共有将近30万游客将脚印留在了这里。
不仅如此,还吸引了艺术家前来“驻村”。臧博是一名90后画家,前不久刚在双联村租了一座空闲的宅院,用来当文创和写生基地,同时也为村民们传授定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洮传统壁画,“希望能让古老的手艺变活,也能让村民们多一门增收的技艺。”
“这只是起步。”对于未来,刘静满怀憧憬,双联村正在注册旅游合作社,下一步,计划改造商业街、美化农户院内面貌,发展农家乐、民宿,建设露天烧烤广场、污水处理厂等,真正将双联村打造成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民俗村,让旅游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