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近年来,省财政厅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7年以来,省财政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逐年增加地方财政投入,三年累计安排各类生态环保专项资金534.08亿元,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项目实施,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撑。
近几年,省财政厅不断加强资金管理,加快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修订完善了《甘肃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有效改善了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等6个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持续加大投入,支持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山水林田湖草试点项目建设和矿业权退出补偿等生态保护修复。2016年底,省财政厅争取国家将我省纳入全国首批4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省份,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有序推进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目前,试点项目已完成工程投资64.11亿元,占总投资的78.64%。
同时,省财政厅落实资金10.84亿元,由金昌、酒泉、张掖、武威4市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52宗补偿式退出矿业权予以补偿。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已全部退出。
在编制2019年预算时,我省财政部门把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点事项予以保障,新增省级环境污染防治与监测监管专项资金1亿元,统筹用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监测监管能力建设,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提供了资金支持。
据介绍,省财政厅首期出资20亿元,设立了甘肃省绿色生态产业基金,推进我省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十大生态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湿地保护补助等各类生态补偿资金168.31亿元,推动了我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