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7月27日电(记者张文静)在甘肃省兰州市近日举办的第五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上,由中国科学院多个机构组织完成的《全国植被覆盖评价报告》正式发布,全面反映中国陆地植被覆盖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支持下,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多个机构的研究团队,利用地球大数据及其评价方法,并结合中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治理趋势,基于森林覆盖率和陆地植被覆盖率两个指标进行全国、省级和公里网格三个尺度的分析评价,反映了中国陆地植被覆盖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介绍,该报告的分类评价包括了低海拔山地、中海拔山地、中高海拔山地、高海拔山地和极高海拔山地等五部分。低海拔地区林种丰富,山地绿色覆盖度普遍较高。中海拔山地以东北的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华北、秦巴山区的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四川盆地周围、云贵高原山区的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这些地区是中国山区的集中分布区,也是中国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山地绿色覆盖度普遍较高。
此外,中高海拔山地以耐寒的常绿针叶林为主,绿色覆盖指数普遍较低,属于极易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过渡区;高海拔山地则以冻原、苔原地貌为主,植被缺乏乔木,以干旱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为主要类型。该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四大牧区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区。
而受极寒高山气候的影响,极高海拔山地的植被生长季普遍较短,植被类型以嵩草、针茅、地衣、苔藓等为主,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小,植被覆盖度极低,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本届论坛由环境与发展智库联盟、西部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智库、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智库等80余家单位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在论坛上,相关专家还发布了《全国城市便宜度评价报告》《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态势报告2019》《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9》等报告。(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