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建设美丽陇南”:陇上江南步入绿色、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时间:2019-09-20 11:41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记者 张小燕 点击: 载入中...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陇南市专场
 

  
  大 西 北 网 讯 (记者 张小燕)9月19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陇南市专场新闻发布会。甘肃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以“决战脱贫攻坚、建设美丽陇南”为主题,分享陇南70年来的发展与变化。
  
  孙雪涛说,70年来,陇南的国民经济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由建国初期的0.54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379亿元,增长了700多倍;陇南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市区、县城、小城镇、美丽乡村“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古老的陇南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陇南的群众生活发生了根本性改善,群众收入大幅增长,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项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与进步。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
  
  着力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贫困发生率从53%下降至7.8%
  
  陇南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典型代表。陇南市委、市政府把摆脱贫困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以“弱鸟先飞、至贫先富”的勇气和“敢死拼命”的精神向贫困发起总攻,探索出了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等多条有效路子,全市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30万人,下降至2018年的18.4万人,累计减贫11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3%下降至7.8%,两当、成县、徽县3个县高质量脱贫摘帽,934个贫困村退出,先后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全国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城市”等荣誉称号,成县被国扶办确定为全国3个脱贫攻坚成就经验总结示范县之一。今年3月以来,我们着眼于从根子上解决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拆危治乱”集中行动,累计拆除危房39万多间,拆除残垣断壁40多万米,复垦土地8000多亩,基本实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目标,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党的组织力、干部的执行力、群众的内生动力,为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断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两江一水”生态综合治理
  
  绿色,是陇南的底色,也是陇南人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陇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多年没有立项审批一家水电站,没有让一家“三高”企业落地,坚决关闭了一批小矿山、小冶炼,大力实施“两江一水”生态综合治理,无论是植被覆盖率,还是空气质量都位居全省前列。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陇南成为国宝级动物的“天堂”,110多只国宝大熊猫、2000多只金丝猴在这里“安逸”地繁衍生息,今年4月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2天偶遇4只大熊猫,每天有近50只金丝猴“下山”到武都裕河镇白沙沟觅食。
  
  奋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结束了陇南不通“铁公机”的历史
  
  蜀道险“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的这首诗道出了通往蜀道的艰难,其实多条蜀道就在陇南。为了解决行路难这一困扰陇南的历史难题,我们以每年3000多公里的速度推进乡村公路建设,三年新修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3200多个村都通上了水泥路;新修高速公路6条666公里,实现了从不通高速、到县县有高速的跨越;2017年9月,兰渝铁路全线通车,打通了陇南北上兰州、南下川渝的通道,今年3月复兴号动车投入运营,陇南正式迈入了“动车时代”;2018年3月,陇南成县机场建成通航,目前已开通了11条航线,飞往北京、广州、深圳、青岛等一线城市,到今年底将提前6年达到2025年的设计吞吐量。通过八年的不懈努力,结束了陇南不通“铁公机”的历史,初步构建起了立体化的交通网络,让陇南“山不在高,路不再漫长”。
  
  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立足陇南多山的基本市情,大力发展现代山地农业,花椒、核桃、苹果、油橄榄“四棵摇钱树”,中药材、食用菌、苗木、茶叶“四个特别特”,养鸡、养蜂、养猪、养牛“四个特色养”产业,已成为陇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比如油橄榄,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居全国第一,被命名为“中国油橄榄之乡”;在核桃产业上,2014年至2016年,陇南利用三年时间嫁接核桃1028万株,实现了陇南核桃的更新换代。中药材全市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国药集团等知名企业在陇南投资建厂;还有中蜂产业,已发展到36万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甜蜜事业”。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加快推动有色冶金、医药制造、白酒酿造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金徽矿业成为全国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陇南的“两瓶酒”--金徽和红川,成为走出甘肃、畅销全国的优质白酒品牌;全力推动陇南经济开发区建设,着力打造白酒酿造、食品加工、电商物流等产业集群。深入挖掘陇南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创建4A级景区13个,数量居全省第二,乡村旅游正在成为陇南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型支柱产业。陇南积极推进“向南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全市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努力抢抓互联网机遇:电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衣领子”
  
  作为贫困地区,有什么能与发达地区同处一个起跑线,那就是互联网和大数据。陇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要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探索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百姓创业、协会服务、微媒营销”的陇南电商模式,持续推进电商发展整体战、融合战、质量战、全域战,开办网店1.4万多家,累计实现销售额140多亿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倒逼了陇南特色产业的提质增效,倒逼了陇南交通、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倒逼了陇南干部群众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信用意识的提高,电子商务已融入陇南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衣领子”。我们加快推进应用型政务大数据建设,成立了陇南市大数据管理局,建成了大数据政务中心、云计算中心以及自然灾害、精准扶贫、政务服务、乡村大数据等多个应用系统,在市一级实现了所有党政部门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其中“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整合1000多个自然灾害监测点和2.5万名应急人员,在应对近年来发生的多次重大暴洪、滑坡、泥石流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针对互联网时代“村民不在村里在群里”的新特点,自主研发了“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为全市所有村建立了互联网移动门户,把思想宣传、基层党建、综治维稳等下延到村,开设了拼车顺带、致富经、生意圈等便民惠民栏目,截止目前认证用户已达75万多人,覆盖了全市70%以上的家庭,成为了乡村治理的新抓手。今年,我们结合脱贫攻坚开展了一项“政协委员问村医”活动,通过政协委员和村医互动,大大提高了村医的履职水平。现在,3200个村都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都有了合格的村医,无论是谁,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当然除了吃饭、睡觉),都可以通过乡村大数据,和3200多个村医连线,了解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着力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破解城乡融资难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什么事也办不成。近年来,陇南打破“花钱找财政”的思维定势,从成立金融办、设立市长金融奖、引进金融人才开始,启动了陇南金融的破冰之旅。通过七八年的不懈努力,现在我们建起了“3+1”立体化的普惠金融支撑体系,通过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有效解决了“三农”融资难题,把沉睡的资源变成流动的资本;通过设立中小企业融资基金,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通过完善政府投融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了重大项目融资问题;同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防范金融风险。全市存款余额从2011年初的380亿元增长到970亿元,贷款余额从177亿元增长到683亿元,分别增长了2.5和3.8倍,金融已成为滋养陇南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文旅事业发生历史性转变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陇南的文盲率高达26%,是全省的2倍、全国的4倍。现如今,全面消除了青壮年文盲、全面普及了义务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今年全市普通本科上线人数超过1万人,有7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全市教育事业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我们充分利用各类文化体育场馆,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乞巧节、池哥昼、高山戏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在书法、美术、音乐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艺术人才,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方面获得多个“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依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领导的两当兵变、红军长征的“加油站”哈达铺等红色革命遗址,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线上+线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美丽陇南》宣传片
 
  未来陇南:将是生态之城、活力之城、陇蜀之城
  
  未来陇南市委、市镇府将以“美丽陇南”为目标定位、追求“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魅力城市为价值取向,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到2035年把陇南建设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融合甘陕川元素的特色城市,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宜居宜游宜商的美丽家园,推动生态陇南绿色崛起,真正把陇南建设成为生态之城、活力之城、陇蜀之城。


  记者提问

  

  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现场提问
  
  甘肃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而陇南又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举全市之力推进脱贫攻坚。请介绍一下陇南的扶贫脱贫历程,以及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和成效如何?
  
  孙雪涛:感谢你的提问。陇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我们在2011年的时候,全市按照当时的贫困标准,有130万贫困人口,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到了去年底,还剩下18.4万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总数减少了112万,贫困发生率由过去的53%下降到7.8%,我们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陇南进入了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如果说对于陇南的脱贫攻坚进行一个评估的话,我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是组织力量在不断地增强。省委书记林铎来到陇南的次数,我们都记不清了,有的是之前通知了我们,有的是事后我们才知道。记得有一次,他下火车用了6个小时的时间,去了陇南最偏僻、贫困发生率最高的两个村,到那里去看望贫困群众,了解那里的脱贫情况,回来已经很晚了。陇南的贫困面很大,每一个县的脱贫任务都很重,唐仁健省长联系陇南,具体包抓的宕昌县,这个全省有名的贫困县,现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宕昌模式”,已经在陇南全境推广,在全省也开了现场会。除了这些,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东西扶贫协作也加大了力度,中央八家定点单位对陇南的指导也在不断加强。因此,我感觉到组织力量确实在不断增强。
  
  二是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举例来讲,2017年我们的扶贫资金23亿元,到了2018年,达到31亿元,今年,还没有到年底就已经达到了38亿元,这些还不包括青岛东西协作的扶贫资金,以及其它社会帮扶资金。
  
  三是靶心不变,节奏不乱。不管这几年外部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是陇南从来没有改变过脱贫时序,我们总是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这个基本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我们把已经脱贫的和没有脱贫的这两类统筹兼顾,对已经脱贫的进行巩固提升,所以从去年到现在,我们经历了中央的扶贫巡视,省上的巡视巡察,还有中央和省上的各类明察暗访和监督,陇南都没有出现颠覆性和底线性的问题。
  
  四是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下功夫绣花。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们各级党政组织要求,扶贫工作要务实,扶贫过程要扎实,扶贫效果要真实。我们建立了领导包抓、责任分解、检查监督的机制,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对照检查,让每一个贫困群众,是什么原因致贫的,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实现脱贫的,都通过一户一策,记录在我们的扶贫整个过程当中。
  
  我感觉到,脱贫攻坚走到了这个阶段,我们陇南的各级党政组织,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也有很强烈的历史责任,我们有信心,也有把握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全省和全国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陇南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请问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了哪些努力和工作?
 
  
  陇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景瑜
  
  崔景瑜:陇南是陇原大地上一块绿色的宝石。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陇南生态的一个真实容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展。现在的陇南,碧树青山,风吹竹林,河水清澈,鸟语花香,是一幅展现陇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推进陇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抓了三件事:
  
  第一,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陇南地处长江上游,是国家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自然资源丰富并且保持良好,与此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约优先,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优先。首先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治理了一大批污染企业,发展了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企业;另一方面,我们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农产品深度加工等为重点的现代绿色产业,既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又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第二,坚持全领域的植绿。陇南的广大干部群众,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接着一代的干,不断绿化国土,治理水土流失,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因此,经过70年的努力,我们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41.9%。
  
  第三,坚决打好蓝天、绿水、净土的保卫战。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要求,关闭小锅炉,治理焚烧秸秆,解决了清洁能源问题,因此,我们的大气环境质量一直排在全省前列。今年1-8月份,我们的天气良好率已经达到99%,名列全省第一。在治理水污染方面,我们在两个领域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方面,治理城市的污水污染,9个县区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有效的治理了水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治理了工业废水的污染,达到零排放。因此,我们的“三江一水”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同时,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我们加大了对化肥,农药等对土壤伤害比较大的源头的治理。现在的陇南,山更绿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这都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写照。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近年来,陇南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交通大会战,陇南结束了无高速公路、无铁路、无飞机场的历史,一个个期盼变成蓝图,由蓝图变成现实。请介绍一下陇南交通建设的相关工作。
  
  崔景瑜:新中国成立70年,可以说陇南的交通发生了历史性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解放前的陇南,道路交通用一句话说就是“山间铃响马帮来”,这是当时交通的一个真实的写照。现在的陇南,飞机飞起来了,火车跑起来了,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汽车喇叭响,财富到农家。70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让陇南告别了交通落后的历史,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解放初期,陇南的公路只有433公里,可以通汽车的公路只有140公里,现在陇南的通车里程已经达到了1.7万公里,70年的时间翻了121倍。现在,陇南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了61公里,比全国高了10.3%,比全省高了27.2%,可以说现在的陇南已经建成了“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
  
  一、兰渝铁路通车圆了我们的火车梦。2017年兰渝铁路正式通车,使得陇南这样一个过去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与兰州、重庆、成都以及沿线十几个城市紧密的连接起来,使我们成为南向通道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也使得我们成为全省南向开放、南向通道的桥头堡。
  
  二、成县机场的开通圆了我们的飞天梦。2018年3月,成县机场首航到现在已经开通了11条国内航线,一年多的时间,旅客流量、吞吐量已经达到了35万人次,这使得陇南和北京、广州、重庆、青岛、西安、昆明以及新疆等地的距离由过去的几天时间变成了现在的几个小时。
  
  三、高速公路的开通圆了我们的高速梦。目前,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四条,在建的两条,特别是最近已经开通的“两徽高速”正式建成试运行,同时今年十月底以前,“兰海高速”渭武段的陇南境内的一段也将实现通车。同时我们现在洛门到礼县的高速公路已经完成可行性批复,未来陇南还要建3-5条高速公路。
  
  四、国省干线、县乡道路都实现了全面通达。现在的陇南再不是“山间铃响马帮来”,而是每一个村都通上了硬化路,群众的生产生活、道路交通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同时乡村的客运服务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相信,陇南交通事业的发展,必将给陇南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会使陇南能够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走上小康的康庄大道。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刚才的介绍里面说到,陇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开展了拆危治乱行动。请谈一谈陇南在拆危治乱上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将如何推进高水平的乡村振兴?
  
  孙雪涛:前几天,和一位记者聊天时他问我,脱贫攻坚这些任务当中你感觉到最难的是什么?我觉得,吃和穿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上学就是“控辍保学”,看病就是常见病、慢性病,不出村就能看,不会因为得了大病而失去生活保障,到了村里面能够先诊疗后付费,能够实行一站式报销,只要我们尽心尽责总能把这些做好。关于水的问题,目前都有项目安排。现在关键的就是房子,特别是拆危治乱。经过半年多时间,拆除了10万多户39万多间危房,40万米长的断壁残垣,复垦了8000多亩土地,这8000多亩土地如果按照我们跟青岛的土地增减挂钩交易,折算一下就是24亿元,这是一笔可观的资金。为什么要搞拆危治乱,我们发现脱贫攻坚当中,房子的问题是一个标志性的问题;在乡村振兴当中,房子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人居环境改善的要求下,也需要把危房拆掉。因此从中央政策方面我们得到了支持,这也是我们拆危治乱的底气。
  
  拆危治乱正如我们刚才说的,不像给群众发钱发物一样受欢迎,这确实是一项考验人的工作,在这项工作开展之前,我们实际上有三个前提,合起来就叫“一保、二建、三修、四拆”。“一保”就是保护文化,留住乡愁。凡是有文化价值的房子,我们绝不拆,应保尽保。“二建”就是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让他们最大限度地享受这么多年来国家在住房优惠政策方面的红利,让“居者有其屋”,你不能拆得他没有房子住。“三修”,有些群众有一种情结,不愿意拆这个老房子,如果能够通过维修达到安全住房的要求,这何乐而不为,我们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意愿,也节省了国家的资金。“四拆”也就是到了最后一个阶段,真正的危房必须拆掉,让危房不住人,住人没有危房,所以“拆危”就是拆危为安,“治乱”就是治乱为美,变废为宝。所以我们这“一二三四”,一套完整的理解下来,就是我们拆危治乱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那么30多万间房子怎么拆的,在关键的时候,一天能有近万间的房子同时被拆除,可见这种规模。我们是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思想发动、干群合推,我们把权利下放到县、乡、村,成立了3000多个突击队,党员带头,干部带头,耐心地做群众的工作,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花了很大的力气,做了很多宣传动员,也鼓励我们的乡村两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在拆的过程中,提出了“三善”的要求,“三善”一是要善始善终,这项工作不能半途而废;二是善作善为,你拆的时候要有办法去拆,用脑去拆,用心去拆;三是善“弹钢琴”,脱贫攻坚不是只有这一项工作,尤其是在近期,“3+1冲刺清零”是国务院明确要求的工作,我们拆危治乱只是其中的一项,我们还有其他的工作不能偏废,因此要做到善“弹钢琴”。拆危治乱过程中,省委主要领导给我们提出要求,拆危治乱工作不容易,要确保这件事情稳妥推进,也就是实现“四平”。第一个“平”,行动平安,不能有人员伤亡;第二个“平”,舆情平静,不能发生新闻炒作;第三个“平”,社会平稳,不能造成大规模的上访;第四个“平”,民意平顺,让我们的老百姓在拆危治乱以后感觉到,有了一个好的庭院,有了一个小的广场,建了一个小的花园,复垦一些土地,觉得整个人居环境都改善了。到今年十月底,我们最后一批大概有4000多户易地搬迁的群众将要搬入新居,到了年底基本上从根子上解决住房不安全的问题。
  
  这次拆危治乱,我们体会很深,既然是最难的工作,在这项工作当中确实考验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使我们看到了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让我们看到了拆危治乱当中反映出的责任和担当;让我们看到了,群众从拆危治乱开始到结束的四种心态,一开始是一种抵触心理,接着是一种攀比心理,后来是一种从众心理,最后是感恩心理。所以拆危治乱,在基层拆的是传统保守的落后思想,拆的是烟熏火燎的落后生活方式,拆出了我们群众的公德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拆出了我们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所以在这里也感谢媒体,对我们拆危治乱、从根子上解决住房问题的大力支持。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驻甘肃记者站记者现场提问
  
  素有“陇上江南”美誉的陇南,近年来成为旅游的热门地,全市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请您谈一谈陇南是如何发挥资源优势,让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的?
  
  崔景瑜:感谢这位记者对我们陇南旅游产业给予的高度的关注,陇南可以说是一个颜值很高的城市,有一句话“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陇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陇南历史文化悠久,红色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陇南旅游业的发展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不论是旅游人数、综合收入都呈现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去年旅游接待人数1760.8万人,旅游收入92个亿,旅游业已经成为陇南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三件事:
  
  一、提升了景区的品质。近几年我们把提升陇南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作为重点,不断扩大投资,大力招商引资,提升陇南主要旅游景区的品质和质量,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打造出了一大批知名度比较高的旅游景区,比如我们的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成县西峡、康县阳坝等13个景区达到了4A级景区标准,另外我们正在培育2个5A级景区;
  
  二、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围绕着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这四个文化板块,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让旅游插上了文化的翅膀。像我们开展的乞巧女儿节,这也是中国的情人节,白马文化民俗旅游节等这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也推动了我们旅游业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红色旅游,这也是我们文化旅游的亮点,我们有两当兵变的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历史旧址,有哈达铺红军长征革命历史旧址,这些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也是推动陇南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支点。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陇南乡村旅游资源也是非常丰富,我们充分利用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99个,比较著名的有康县花桥、凤凰谷、朱家沟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在全省有很高的知名度,游客络绎不绝,这些景区对发展乡村旅游,推动脱贫攻坚,实现产业富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陇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如果大家要外出旅游,欢迎大家到美丽陇南来。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书写决战脱贫攻坚的春天答卷——甘肃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
  •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小康社会】甘肃镇原:奶山羊引领贫困户走
  • 《牢记嘱托,响鼓重锤决战脱贫攻坚——践行“四力”全媒体采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