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和信息传播手断,影响极为深远,凝聚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聪明才智。从结绳记事到现代的汉字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留存于岩画和龟甲、牛骨上,这些文字最早以画的形式出现,到象形文字、再到大篆、小篆、隶书、行草、楷书、宋体等的字体演变,载体和传播途径上从画、刻、铭、书写、印刷、到今天的数字化的变迁。由这些文字衍生的书法艺术,长盛不衰,今天,书法已经失去了实用功能,但作为书法艺术本身却充满着无限的魅力仍然不断的被传承和发扬广大。
那么,现在我们回到自然、回到中国文字形成的源头,去探究中国古老的文字是怎么形成演变的。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忠平教授通过图文比对从文字的创造、形成、发展、演变作了专门的演究和梳理,厘清中国文字的的历史脉络,让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将为我们传承、研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从今日起鑫报大西北网将连载史忠平教授的研究成果《书法与自然》。请广大读者观注。
观物取象(三)
上一期讲到象形文字中对动物形象的描摹。本期我们接着讲第三类象形文字描摹物象的情况,那就是模拟日常生活中的用具和产品。比如“壶”在甲骨文中有多种写法,但都遵循了圆腹加盖器皿的基本形象,有些甚至连壶身上的纹饰都描画了出来。如果结合考古发掘的原始彩陶来看,就不难发现先民们日用器物造型的多样性与对应字形的多样性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图1-1、1-2)。再如“弓”字在甲骨文中被写成弯拱带弦的弓的样子(图2-1、2-2),“丝”字又活像两束打了结的蚕丝线(图3-1、3-2)。如果说“壶”“弓”“丝”是先民们为了满足日常生活中吃穿生产了所需物品用具,并描摹其形状而得的文字的话,“册”字则是我国先民们创造精神文化留下的痕迹。因为,“册”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像是用两根绳子编穿起来的一长一短的竹简,而竹简上书写的正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汉字(图4-1、4-2)。
(注:配图来自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