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利用戈壁荒滩土地资源,助推农业经济增长,甘肃省在河西走廊大力发展戈壁设施农业,坚持向戈壁要耕地、向节约要水源、向科技要产量、向光热要品质,加快探索一体化推进生态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和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努力让戈壁荒滩变成金山银山。目前,全省已建成戈壁设施农业4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0亿元。
甘肃省坚持“保粮”底线,构建粮经协调格局,充分利用戈壁滩、砂石地等非耕地资源,集成基质栽培、节水灌溉、品种改良、光热控制等现代技术,重构作物生长环境,突破了传统农业对水、土等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实现了“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在保障农民群众收入增加的前提下,腾出大量耕地用于粮食生产,不仅解决了粮菜争地矛盾,也为同步丰富“米袋子”和“菜篮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发展戈壁设施农业过程中,甘肃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成功研发推广无立柱、跨度大、便于机械化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新型日光温室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的栽培基质,已建成基质发酵厂12家,年生产优质栽培基质超过200万立方米。通过“大田节水、设施蓄水、节约用水”满足戈壁设施农业生产。集成配套水肥一体、熊蜂授粉、绿色防控、减肥减药等绿色提质增效技术。以水肥一体化为主的节水节肥技术应用率达98%以上,戈壁温室单茬亩均用水约400立方米,较大田节水40%以上,节肥30%以上。
2017年以来,省市县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5.7亿元,通过政府补贴、贷款贴息、作价入股、发行债券等多元融资模式,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超过200亿元,为戈壁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戈壁设施农业,成功引进山东水发、神农菇业、怡泉新禾等一批龙头企业,为戈壁设施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加快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方式,探索戈壁设施农业与旅游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让农户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据统计,河西五市15个县区、58个乡镇的20多万农户通过发展蔬菜和相关产业,每年增收20亿元以上,戈壁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