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巴什古城”的学名叫“昭怙厘大寺”.在维吾尔语中“苏巴什”是“水的源头”或“龙口”的意思,因其正处于北山龙口,所以当地人便习惯地称它为“苏巴什古城”.站在历史遗存的边缘,仿佛晨钟暮鼓回荡,香烟缭绕不绝。这座始建于东汉、鼎盛于魏晋至唐代、建筑面积超过19万平方米的大寺,被季节性流淌的库车河一分为二,形成了东、西两寺。我们走进佛塔林立、僧房禅室密集的西寺建筑群,主体寺院临河而建,其余三面高墙用结实的泥土夯筑而成。大殿四角都有马蹄面,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哨楼,便于了望四周,同时还能起到对墙体的加固作用。门前建有瓮城,如有敌人来犯,便可瓮中捉鳖。整个大殿分前中后三室,两边还有耳房。在长80米、宽50米、高13米的跨度中间却找不到一个支撑点,可以想象当时建筑师们的高超技艺。这里是寺院集体讲经说法的地方,相当于现在我们开会的大礼堂。相传,公元4世纪,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曾在大寺升座,为西域各国王公讲经,弘扬佛法。公元630年,唐代高僧玄奘也曾经慕名到这里讲经两个多月,并在所着《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荒城北四十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而东西随称。佛像庄严,殆越人工。”登上20米高塔顶,可以纵观“苏巴什古城”全貌,放眼望去,皑皑白雪反衬出的遗迹更加清晰,但久远的历史却是更加高深莫测。佛塔建筑风格以唐代为主,土坯加沙层的建筑结构,显得更加稳固。前室已经坍塌,后室保存尚好,我们按照佛教的习惯左进右出,墙壁上用纯植物染料绘制的壁画痕迹依稀可见。
(责任编辑:陈冬梅)
< 上一图集 下一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