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噶的由来
“德噶”一词,源自于第一世咏给明就仁波切。所谓的“德”,在藏文中的意思是“宝藏”,过去成就的祖师们,将所修成的甚深法门,为了利益未来的众生而隐藏保护起来,直到弘扬的时机成熟,才会被发掘并且弘扬。
就好像是埋藏宝藏一样,莲花生大师为了利益后世的有缘众生,将许多方便甚深的教法隐藏了起来,而能发掘出这些教法的主要伏藏者,就是“伏藏明就多杰”.
“噶”是聚集,集合的意思,为了跟随大伏藏师明就多杰学习,许多的弟子们纷纷聚集在大师的住处周围,跟随着仁波切修学佛法,所以叫做“噶”.
跟随大师的弟子日益增多,逐渐演变为穿着藏红法衣的出家僧伽们,聚居修行的寺院,从此,被称为德敦寺(伏藏寺),或是德噶寺(藏聚寺),至今,德噶寺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藏传佛教中负有盛名的重要梵刹。
德噶的传承
噶举传承,是德噶寺主要的法脉,也因为德噶寺归属于“司徒仁波切”所开创的“巴蚌寺”,成为巴蚌寺系的一个分支寺院,因此在仪式习俗方面,继承着巴蚌寺的传统。
曾经,德噶寺极为兴盛,当时闭关的僧人,与学习的僧人就有上百位之多。虽然德噶寺的占地面积不广,但是寺中僧人的学修与行仪风范,在在都为当地人们所称叹。
德噶的历程
由于法王噶玛巴与慈怙司徒仁波切纷纷前往印度,因此第六世明就仁波切也跟随着到了印度。那时,德噶寺便交由第一世明就仁波切的两位儿子的转世,一位是长子的转世“加西仁波切”(佛子仁波切),以及次子的转世“贝噶仁波切”(白莲仁波切),两人一同来管理。
长子的转世之所以被称为加西仁波切(佛子仁波切),因为弟子们都认为,明就仁波切是教法之王,因此称呼其长子为“佛子”,至于次子的转世之所以被称为贝噶仁波切(白莲仁波切),除了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之外,其一生精进修行,有着非凡的成就。
在文革期间,寺院全毁,加西仁波切于一九八二年,二十二岁时,被关入监狱,出狱后便积极的与贝噶仁波切一同修复寺院。
在修复的过程中排除万难,不只重建了佛堂与僧舍,还召集了剩余的僧人,让寺院更趋恢复完整以及重现僧团的庄严。
一九九三年时,第七世明就仁波切第一次回到藏地德噶寺,指导与主持寺院。由于明就仁波切的加持,加上两位转世仁波切的齐心协助和努力,藏地的德噶寺获得良好的修复与发展。
其后,明就仁波切前往东西方世界各地弘法,将信众们供养的资财,在藏地祖寺建设了大雄宝殿以及大经堂。
仁波切的弟子“喇嘛德杨”,也在仁波切的指示之下,塑建了世尊大佛,金刚萨埵千佛,以及慈善学校,由此,德噶祖寺更是扩大了发展并日渐兴盛。
在科技进步的今天,书写一部2亿多字的书籍,仍要耗费很长时间。而将2亿多个文字手工刻在石头上,再像图书一样“装订”起来,更是难以想像。
在中国最主要的生态保护区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腹地,就有这样一部石刻奇书--和日石经墙。和日石经墙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一座叫德敦寺的藏传佛教寺院后面的山坡上。它是青藏高原上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雕刻工艺最精美的由藏族艺人创作的石刻文化精品。
和日石经墙由10万多块大小不等、刻有佛教经文的自然石片按内容顺序排列砌成,长近300米、宽2.5米、高3米。
和日石经墙建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清朝光绪年间,德敦寺第三世德尔敦·久美俄合丹增活佛为弘扬佛法,给草原带来吉祥,许诺用毕生精力和积蓄为藏族人民刻制千万年不朽的经书。
他从相邻的果洛草原请来石刻艺术大师给寺院僧人和民众传授技艺,用当地优质石材凿石刻经,耗费数年时间完成佛教经典《普化经》《噶藏经》等。
德尔敦活佛圆寂后,他的转世活佛继续聘请、雇用石刻艺术家和僧侣百姓刻经,用近30年时间将《大藏经》刻制完成。至此,一部用石头刻成的“藏族大百科全书”完成。
经专家考证,整个石经墙内镌刻的文字达2亿多个,经文内容包括4500多种藏传佛教名着的精要。这部“石经奇书”1982年被青海省考古队发现,并被列为青海省重点文物。
石经内容多为佛教名着经论,也有大量反映文法、诗歌、艺术、天文、历算、医学、律法、逻辑、建筑等方面的作品。除了文字内容外,还有大量刻有佛像、佛塔、佛教故事画、吉祥图案的石刻雕画。
在经文的堆砌中,石经墙仿照条形藏文经书的式样垒叠起来,保持了纸制经书的风格,其“封面”和“封底”均由大型彩绘石板制成。
现在,和日石经墙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一些信奉藏传佛教的海外香客也慕名前来,在虔诚祭拜时还寄托对亲人的种种情思,希望这些情感也能像“石经奇书”一样保存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