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用余热有洗手间 古代广州人住得很科学

时间:2011-12-28 14:07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核心提示:今天的广州,遍布着高楼大厦。每当白天的喧嚣散去,人流便分散汇入城市各个角落中。“安居”,对于这座城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平实不过的理想。那么,如果把时间向前推进2000年,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古人们如何在与今天繁华都市全然不同的环境中“安居”?广州出土的房屋模型,可帮助我们一窥古代广州人家门背后的生活。

点击进入下一页

干栏式是岭南地区原生、特有的一种建筑样式。建筑时首先打一排木桩,将桩柱埋入地下,在木桩上架地梁,地梁上铺地板,再在上面立柱,用竹木茅草把房子搭成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屋檐的倾角还要做得很大,以便防雨防晒。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0年8月4日B6版,作者:卜松竹 蔡露,原题:《会用余热有洗手间 古代广州人住得很科学》

广州生活史安居篇

“干栏式”最乡土“楼阁式”最华丽“城堡式”最豪富

今天的广州,遍布着高楼大厦。每当白天的喧嚣散去,人流便分散汇入城市各个角落中。“安居”,对于这座城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平实不过的理想。那么,如果把时间向前推进2000年,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古人们如何在与今天繁华都市全然不同的环境中“安居”?广州出土的房屋模型,可帮助我们一窥古代广州人家门背后的生活。

点击进入下一页

曲尺式是两栋单层长方形坡顶房子成曲尺形连接,再把相对应的两面用矮墙围合起来,构成一个饲养牲畜的后院,使整个房屋占地面积又成为方形。

汉晋房屋分五类

骑楼可谓干栏式变异

时光变迁,古代广州人的住屋遗迹如今已经难觅其踪,所幸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让当时人习惯将生前的居所以“等比例模型”的方式,安置在自己身后所处的“阴宅”中。这些随葬的陶屋,就成为了今天人们手中重要的研究资料。广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黄庆昌告诉记者,广州出土的古代房屋模型主要是汉代、晋代,材质以陶屋居多,也有滑石或木材制造的,其中主要有干栏式、曲尺式、三合式、楼阁式、城堡五种形态。

黄庆昌告诉记者,古代广州民居的样式,是先民们为适应本地的气候和环境而逐步摸索出来的。以最早出现的干栏式为例,广东是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潮湿,毒蛇虫蚁多,这种底部悬空的房屋既凉爽,又可防风避雨,还能防避烟瘴和毒虫野兽侵袭。而相对地,早期的中原人房屋很多是半地下式的,中间有火塘,用早泥做的屋顶上有采光兼出烟的孔洞,主要目的是抵抗北方冬天的严寒气候。过去人常讲“北人穴居,南人树栖”,其实就是这两类不同建筑风格的再现。这种地道的岭南风格建筑流传很广,使用时间也很长,至今在中国南方一些农村仍然见其痕迹——广东瑶族的房子多是下面放杂物,上面住人;海南岛黎族有一些船形屋,外形轮廓像船,内部间隔如船舱,整座房子离开地面,用木桩支撑,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居、睡、煮、食同于一室;云南傣族的竹楼也是干栏式建筑;台湾至今还有一些木桩屋,其建筑的特征与岭南的干栏式房屋相类似。还有研究者指出,其实广州近代兴起的骑楼,也可看做是干栏式房屋的一种较新的变异形态。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我国发现迄今最早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动物化石
  • 《西垂有声》展览探寻秦早期文化谜团
  • 新研究:16万年前青藏高原即有古人类活动
  • 非遗传播要有温度有质感
  • 2亿年前曾有恐龙在贵州茅台镇游泳
  • 河北磁县发现清代王氏族谱 距今有190多年历史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