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河西汉塞军事生活的写照

时间:2013-04-22 09:47来源:陇上珍藏 作者:王会绍 点击: 载入中...
烽火台

  用烽火、狼烟传递军事情报的做法,可以上溯到西周末年。当时周幽王为了博得爱妃一笑,竟然数次动用传递紧急军情的烽火,屡次以“狼”来了的假信号,欺骗各路诸侯,结果“狼”真的来了,周幽王被戎人掳去,西周由此灭亡,东迁为东周。这是最早有关烽火使用的故事。到战国时代,“兼爱、非攻”的墨家学说创始人墨子,在其着作中对如何使用这些信号有详细记录,如:“寇烽警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止。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以举,辄五鼓传,又以火属之际,言寇所从来少多。但■还,去来属,次烽毋罢。望见寇,举一烽、一鼓;入境,举二烽、二鼓;射妻,举三烽、三鼓;郭会,举四烽、四鼓;城会举五烽、五鼓。夜以火如此数。”此后这种以烽火传递军情的方法一直为后代沿用。只是它的具体方法属于军事秘密范畴,外界多不得而知。诚如唐人所言:“放烽多少,具在式文,其事隐秘,不可具引。”所以,烽火使用的方法,除《墨子》之外,后人仅知其广为使用,而至于如何使用则多不明白。而甘肃居延汉简的出土,特别是1973年出土的“新居延汉简”中的“塞上烽火品约”,为我们认为汉代烽火传递的方式和方法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证据。该册书质地松木,长38.5厘米,宽1.5厘米。除简15、16略被火残外,余皆完整。

  该册书从其用字判断应属东汉初年之物,具体地规定了匈奴人入侵扰边时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品约”就是当时的规定和制度,属于部门法令和条例。从本册书和其它零散简牍记录可知,汉代烽火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蓬、表、积薪和苣火。其中“表”是用布、帛制作的旗帜类物,又分为通报有人逃亡的“亡人表”和通报烽火传递错误的“诟火表”.表传递的速度,在汉代一天能传1600汉里,约今660公里。“蓬”也是一种旗帜,它有升降用的木杆和辘轳。“积薪”,则是用当地盛产的芦苇把纵横交错相叠而成的大柴堆。苣火就是火把子,又有大、中、小三种类型。一般来说,“表”和“蓬”多用在白天,而苣火多用于夜间,积薪则可以全天候使用。四种不同的物品组合,以及不同数量的组合,分别被约定为不同的含义,代表敌人来犯的数量,反映敌人在什么地方扰边,是否掳走财物等。如简6:“匈奴人入渡三十井县索关道外隧天田,失亡,举一蓬,坞上大表一,燔二积薪;不失亡,毋燔薪,它如约。”

  为了更好地将“烽火品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当时还要求戍卒必须熟悉其内容,达到背诵水平。随时随地的检查,发现不达标准者,对之进行处罚。而一条关于当时进行主客场制比赛的记录:“卒讽读烽火品约,第十七候长胜客第廿三(候长)。”写得十分生动。汉塞的守御者戍卒及低级官吏,其主要职责就是“明烽火”、“谨候望”.通过其辛勤工作,确保汉塞的安全和使匈奴对汉塞袭扰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以烽火传递信号的方法,其速度是相当快的。数年前,中央电视台“望长城”节止中就有一组是介绍烽火传递同三菱越野车在312国道比赛的镜头,在现场观看人们的心目中,其速度似乎不相上下。以烽火传递军情的这种古老方法,可以说是先民们智慧的发挥和才智的创造。

  以上只是我们从其反映的信息方法所做的简单介绍,至于其文字本身又极具书法价值。整个文书全部用流畅的隶书写成,文字严整,毫无凝结之感。该册书以其内容完整、重要和书法技艺高超,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守御器簿

  人们谈古论今,常会以“秦皇汉武”相称。但是史学家班固早就指出过秦始皇虽能力并六国,然“西亦不过临洮”.汉武帝一反“和亲”政策,断匈奴右臂,拓地河西,远及西域。汉王朝在河西立四郡的同时,还驻屯大量军队用于防御。以上仅是史书的简略记载。汉简的出土,不仅弥补了史书的不足,而且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汉塞防御状况的认识。

  汉政府在沿边地区除设郡都尉外,还设有部都尉,具体负责某一地区的防御,如酒泉郡设有东、中、西部都尉。在今天额济纳河下游设有居延都尉,其南又有肩水都尉。每个都尉又由辖地百里的候官组成。居延都尉则以河流下游三角洲的地理条件,又分为北部的殄北候官,东部的卅井候官,西部的甲渠候官。三候官相连构成一三角形地域。每个候官又下辖许多个部,而每个部一般又有6-9隧组成。每个隧都有烽火台,辖地段3-5里。有隧长一人,戍卒三人。这些只是我们经过对大量简牍文书记录进行综合研究得出的信息。而每个隧又如何防御,仍有待解决。这里就涉及到戍卒的吃、穿、用等日常生活起居。“新居延汉简”有一个完整的册书,它的名字叫“始建国二年五月守御器簿,”正是它告诉了我们汉代一个隧在防御之时应准备的器物及其数量。

  该册书1973年肩水金关北第一隧出土,简牍长约汉代一尺(23.1厘米)左右,质地胡杨,为当地盛产的一种树木,木质松软,易于书写,但极易残断。所用木简20枚大体完整。第一简和倒数第二简为本册书的名称,记为“橐他莫当隧始建国二年五月守衙器簿”.其中“衙”应是“御”之误,“守”与“衙”应是“御”之误,“守”与“衙”之间有一空格。最后一简为转移公文用简,形制为“两行”,较其它为“札”的简均宽。整简字体被二空格三等分。这种出现在简牍文字中的空格,是由当时文书的制作程序决定的。一般简册,或先编后写,或先写后编。先编后写者,由于事先将简牍按其所须的数量编成了册书,在后期的书写过程中,也就在编绳处留下了空格。以书绳将简体三等分,又是先编后写,也就无形中给每一简标定了格式,为每简三分段界定了位置。这就是为什么记器物的简上文字分成三段,且位置相当的原因。

  所记的五十一种器物,有属于燃放烽火的器具,如大、小积薪、布蓬、布表、烽杆、小苣和钻木取火用的“出火遂”;有属于兵器的长■、连梃、长斧、枪、羊头石、木椎;有属于为紧急时储备的干粮■和粳米;还有用于值警的狗和狗笼等等。守御器簿仅是汉代边塞文书中数十种簿类文书的一种,同共相近的有“兵器簿”、“兵器出入部”、“折伤兵器簿”等。但属于戍卒日常值勤必备的弩、矢和衣物、口粮,在本册书中均无反映,这也许是这些物品属于大户戍卒日常必备者,在守御器簿中不必记录的缘故。值得庆幸的是,该册书经过整理后基本上保存了册书的原貌。其内容完整,基本上反央了汉塞最基本单位隧的物质装备情况,为今天我们研究汉塞的防御制度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劳边册

  该册书1973年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由9枚称为“札”木简组成,长22.9厘米,宽10.9厘米。以其固有文书名第一简所记为“劳边使者过界中费”,简称“劳边册”.出土时编绳完整,书绳是细麻绳,以细麻绳将简牍三等分。这种情况属于汉代文书的基本形式,编绳由右向上,依次编连,绳头在左侧末尾。这样就决定了册书的收卷是以第一简为轴,最后以多余的绳头约束成册。

  劳边使者即汉政府由中央派往边地慰问和犒劳汉塞戍卒的使臣。汉立河西四郡于北边,建塞屯兵。边关偏远,在当时物质文化相当匮乏时,戍卒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夏天酷暑高温,冬天多大风严寒,有时还有冬天戍卒穿衣都成问题的情况。在供应紧张,条件艰苦的情况之下,汉王朝派官员巡视边塞,慰劳将士,既可以了解汉塞守御情况,又可表现其大度,有体察民情之风。当然还有更为深刻的原因,这就是历代政府对边塞防御都是相当重视的。如《墨子·号令》“王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举其守率之财用有余不足、地形之当。”所以汉代劳边使者的存在只是传统精神的体现。

  该册书就是当时肩水候官招待某一劳边使者的开支情况。册书中详列了招待所用的各种物品及其数量、价值。共有七种,值钱1470.物价的记录,是我们考察汉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好材料。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应是当时这笔开支的处理情况。“肩水见吏廿七人,率人五十五”.即这笔开支有当时的官吏平均分摊,而不像今天的公款吃喝。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肩水地区属于边塞,不像悬泉那样,基本身不是招待机构,并没有这一项开支,可能也不允许有这类开支。其次是基于汉代严格的管理制度。汉代有严格的物品出入、核销和管理制度,其制度之完善决不亚于今天的管理制度。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在嘉峪关市西南隅的嘉峪山麓,有一座古老巍峨的关楼,墙垣雄伟,楼阁高耸,飞檐凌空,这便是象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嘉峪关。嘉峪关北面,合黎山、马鬃山冈峦起伏;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中间夹着一条狭长的间有水草的戈壁滩。嘉峪关就建立在嘉峪关山谷间的咽喉要地,人称“天下雄关”.

  嘉峪关关城是一座略呈梯形的宏伟建筑,周长733.3米,高11.7米,面积3.35万多平方米。由内城、瓮城和外城组成,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内城有东西二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在二门内北侧,有砖铺斜坡马道,直达城顶。东西门外,有瓮城围护,城门南开,不与正门径通,使关城更为幽深肃穆。出西瓮门10余米,有道长方形重关,巍然耸立,与关城并肩,叫作罗城。罗城关门西开,是古代出入关必经之门,上题“嘉峪关”三个雄颈大字。

  关城上有东、中、西三座城楼,并列对峙,气势壮观。这三座城楼,两座是内城上的光化楼、柔远楼,还有一座是重新修复的嘉峪关楼。各楼均为三层三间式,高约17米。每层楼周围有廊,红漆明柱,雕梁画栋,飞阁凌空。内城四角都建筑了两层式的角楼,楼周围有砖砌垛口,形如碉堡。南北城墙中段各建通廊式敌楼一座。城顶幢幢楼堡,四通八达。

  罗城南北连接着沿起伏的山冈伸延的长城。罗城东边建有“闸门”,上有闸楼,北边有一座烽火烟墩。罗城东面沿坡边围成一个广场,这里原是当时出入关口,有驿站、街道、商店、住宅,遗迹尚存,还有明清时代建筑的关帝庙、文昌阁、戏楼。进入关城内,还可见到清代游击衙门府、夷厂、仓库、井亭等建筑。

  西出关门,约百十步,便见一座大石碑,碑上刻写着挺拔奇颈的“天下雄关”四个大字,为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甘肃总兵李廷臣书。嘉峪关城楼上也悬挂着匾额“天下第一雄关”,为清朝左宗棠驻节肃州整修时所书。

  现在的嘉峪关,最初兴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征虏大将军冯胜下河西,选“九眼泉”西北坡上,置关首筑土城。嘉峪关的建筑,从选择地点到建成为坚固原防御工程,经历了一百多年。明洪武五年筑的土城,就是现在内城夯筑部分,有关无楼。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罗城嘉峪关正门(西门)顶修建嘉峪关关楼规格修建了内城光化楼和柔远楼,以及官厅、夷厂、仓库等附属建筑物。嘉端十八年(公元1539年),尚书翟銮视察西北防务时,采取肃州兵备李涵及诸执事众议,上书朝廷,修筑边城。随后,由李涵监筑,大兴土木,与新声码等九堡一起增筑城垣,加固城堡,增修敌楼墩台等,并修筑了一道长城,南起祁连山脉文殊山南半腰的卯来泉,经穿关城东北,直到野麻湾,长达百里,在沿线建筑墩台。至此,一座规模浩大、建筑宏伟的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之上。万里长城西端的这些关隘,明嘉靖十九年,巡抚陈卿出巡至此,奏设守官兵。在当时属长城九边重镇中的甘肃镇肃卫指挥。嘉峪关素有“河西第一隘口”、“长城主宰”、“天下雄关”之称。嘉峪关形势险要,《元史》称之“河山襟带,为羌戎马,所谓西陲锁钥也。由近而论,面瞰雪岭,背倚长城。临水亭潆于左,嘉峪峙于右。内有讨赖、红水之潆洄,外有黑河、白湖之环绕。群峰拱卫,虎踞豹隐。虽兼沙卤,丑杂戎番,而泉香、土沃、草茂、牧肥,具此形胜,足以有为矣。”

  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西行途中登嘉峪关,饱览关城雄姿,写下了《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中第一首诗曰:“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嘉峪关城气势雄伟,坚牢非凡,经600多年风霜雨雪,巍然挺立。有楹联赞曰:“张骞通西域达大宛丝绸之路两千余载世世代代传佳话;冯胜巡河西建雄关长城尽头六年来风风雨雨经沧桑。”嘉峪关城墙建筑十分精工。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城墙分两次建成。明洪武五年初筑土城时,用黄土夯筑高约6米。嘉靖十八年加固关城时,又加高3米。外侧用土坯垒砌,中间填以砂石混合黄土,再加以砖砌垛墙。传说,当时筑土城用的黄土,要筛选后铺在青石板上烤干,再掺入丝麻和灰浆混拌,有的甚至要渗入糯米浆夯混拌,有的甚至要渗入糯米浆夯筑,以增强粘结力。工程完工后,在一定的距离,用箭射墙。如果箭头射入了墙体,就要返工重筑。直到箭头碰壁落地,才证明坚固合格。

  登上嘉峪关,人们都爱去寻觅西瓮城阁楼后檐台上的一块古砖。传说,明朝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有一位工匠师傅叫易开占,接受工程任务后拟定了设计方案,准确地计算出用料数。按此施工结束后,只剩下一块砖,据说还是主管承修的官儿为了加害能工巧匠们只好商定,说那是一块不可缺少的“定城砖”.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古代能工巧匠超人才智的景仰之情。

  以嘉峪关为中心逐就组成的防御体系,十分严密。关城南北两翼有明墙暗壁长城,如巨臂向两旁伸出。向南凭藉白雪皑皑的祁连山,横走山腰沟壑,蜿蜒七十余里,直插卯来泉堡以南的南山中。向北爬上黑山山腰,峭壁如削,攀登异常困难。嘉峪关附近有踞险之堡城,有名的卯来泉堡、野麻湾堡、新城堡、石关峡堡、野麻湾堡、新城堡、石关峡堡、双井子堡、黄草营盘等,分别修筑在“塞上要险之处”.附近的长城墙上城台甚多,三五里一台,骑在城墙上,下筑基与边墙平,内外凸同数米,中层空豁,四面有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下发炮火,敌矢不能及,敌骑不得近。附近烽燧墩台星罗棋布,相互了望。关西一路有15个墩台,关东一路有12个墩台,关东北一路有29个墩台,关南一路有10个墩台。墩台专司烽烟,传递军情,并传害命信,保护屯耕,保护行旅、商贾、邮驿的安全。有烽火药味台直通敦煌和新疆各地,及时用烽烟报警,不至贻误军机。

  嘉峪关一带,早在魏晋时期,农牧业生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随之文化艺术也趋繁荣。近数十年来,当地魏晋墓出土画砖像砖和其他文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耕种、狩猎、养蚕、放牧和起居行乐等情景。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千百年来,“祁连山下草,寂寞少人烟”,老百姓生活凄惶。在关内城东光化楼北墙的一角,用一块石头撞击,便可听到清脆的、像是燕鸣般的啾啾响声,人们叫它“击石燕鸣墙”.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过去有两只燕子筑巢在嘉峪关城内。一天清晨,两只燕子像往常一样,相伴飞出关外觅食。夕阳西下时,雌燕在前,雄燕在后,向关内飞回来。不料,当雌燕飞进关城后,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黑,雄燕被裹在风沙中,迷失了方向,待找到城门时,关门已经紧闭,多方飞扑,不得入内,碰墙而死了。关内的雌燕日夜悲鸣。用石撞击墙体所发出的啾啾声,像是这只燕子的百年遗恨。实际上,这里由于这儿两道墙结构严密平安,三角形地带又能呈喇叭状,所以音响效果特别好。只是由于旧社会嘉峪关前一幅满目疾恶如凄凉的图景,使人们自然地编织出“击石燕鸣墙”的悲惨故事。这正反映了民谣所说的:“一出嘉峪关,眼泪要流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出关容易进关难。”

  物换星移,嘉峪雄关今胜昔,古长城内外呈现一幅崭新的画卷。如今的嘉峪关市已是拥有13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国家旅游城市。西北最大的钢铁基地--酒泉钢铁公司就在这里。昔日戈壁滩上,如今高炉耸立,厂房云集;市区街道纵横,楼房棋布;郊区麦浪绿荫,瓜菜飘香。嘉峪关以及附近长城关隘,已进行了维修,重建了嘉峪关楼,修复了关北暗壁--悬壁长城。与此同时,在市区兴建了一座长城博物馆。关内楼阁飞檐凌空,两翼长城宛若游龙,关下峪泉活水碧波不竭,为戈壁雄关备添秀色。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长沙发现千余年前古城墙 近百枚西汉简牍重见天日
  • 书法家刘正成:老官山汉简美学价值超敦煌汉简
  • 顶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