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恺,美国学者,汉学家,在梁漱溟研究上堪称第一人。着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这个世界会好吗?》、《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洋话中华文明史》等。
问:你曾在1980年和1984年两次访问梁漱溟先生,第一次访谈内容以《这个世界会好吗?》出版,第二次访谈内容以《吾曹不出如苍生何》出版。两次访谈有何不同?
艾恺:我于1980年访问梁先生之后,一直和他保持联系。我心里一直认为首次的访谈资料为珍贵的历史文件,越想越觉得梁先生是位独特的历史人物---他的生命贯穿了20世纪前80年中国的每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独特且惊人的见证者。
在第一次访谈中,我的问题被梁先生的答案所引导,他有意提供自己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观点。在第二组访谈中,我的问题完全集中于梁先生漫长且曲折的一生中所认识并交往的历史人物,希望保存他能记住的东西。
问:你写的梁漱溟先生的传记为什么定名为《最后的儒家》?
艾恺:我把传记起名为《最后的儒家》,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而主要是根据他的为人。儒家的观念是,一个人对社会是有责任的。梁先生一向崇奉明代泰州学派的思想主张,也算是王艮的传人,非常重视实践。他表里合一,不随波逐流,保持了知识分子的气节。
从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角度看来,我认为就算再过100年,梁先生仍会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许多20世纪的儒家信徒相比,他更接近传统儒者的形象---确实地在生活中实践思想,而非仅在学院中高谈阔论。梁先生以自己的生命去体现对儒家和中国文化的理想,就这点而言,他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
问:陈丹青曾用"民国范儿"形容那个时代的坦然率真和色彩斑斓,你觉得梁先生和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身上是否有某种共同的特质?
艾恺:那时我相当不解,一个人如何可以既是佛家,又是儒家?既认同马列思想,又赞许基督教?后来终于想通了,这种能融多种思想于一体、集各种矛盾于一身的特点,正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质。
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各家学者虽有许多辩论,但并不将自己限定为特定的一家。比方说现在我们讨论孟子与荀子,认为他们虽然一言性善,一言性恶,但都是儒家。然而在当时,即便是孔子也未必认为自己是儒家。我们今日习以为常的学术分类,其实是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为诸子百家分门别派而发明出来的体系。先秦诸子虽然路线不同,但他们都共享一个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体而有机的,天地间的每个成分跟其他的成分相互关联,所以在这样的宇宙观里,没有绝对的矛盾,只有相对的矛盾。只需留心便会发现,其实大部分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是融合各类思想于一身。晚清的知识分子,如梁启超、章太炎,固然在政治立场与今古文经学上分踞两极,但同样都将佛家、西方思想及儒家融入他们个人的学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