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发现重大文物:詹王宫界碑和城隍庙墙砖

时间:2013-11-25 10:37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军,禹爱华 点击: 载入中...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都正街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块湘菜"厨神"詹王宫的界碑和大量城隍庙的墙砖。专家表示,这些文物的发现,为研究长沙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都正街的建筑本身就是长沙传统市井的标本,这些传统建筑和构件,不仅是长沙生活的载体,而且是长沙生活的一部分。这里曾经有善化县县衙门、驻军的都司衙门,有被封为"定湘王庙"的善化县城隍庙,还有纪念"厨神"的詹王宫。


  据清代同治年间所修《善化县志》记载,清代詹王宫在长沙城内算一个中等偏大的庙。都正街的居民纷纷表示,旧时詹王宫中供奉的祖师神为詹王。他们称,中国古代有四大"厨神",即彭祖、伊尹、易牙及詹王。目前,詹王宫遗址只残存一面约5米长、3米高的青砖墙。22日,詹王宫界碑在距离该遗址约100余米远的一户居民家中被发现。


  长沙市文史专家陈先枢介绍,城隍是道教中守护城池的神。唐朝以来郡县皆祭城隍,明洪武三年(1370年)朝廷规定各府州县均设庙祭祀城隍。辛亥革命前,长沙分长沙、善化两县。而善化县的城隍庙在县正街善化县署东侧,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建正殿、戏台及两廊。嘉庆二十年(1815年)众百姓又捐建财神殿。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十五日夜,庙祝失火,烧毁庙宇多处。当年商民再捐资重建,善化县城隍庙规制一新:大殿三进,大门三拱,右门书"福善",左门书"化民".门前分立两亭,右曰"彰善瘴恶",左曰"理阴察阳".1938年"文夕大火"使城隍庙遭受重大损失。大火过后,城隍庙得到修缮,"文革"期间,城隍庙被彻底拆除。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希热布唐卡艺术展长沙开幕 去欣赏藏族的“百科全书”
  • 长沙发现100多座古墓葬 时间横跨战国晚期至明清
  • 海昏侯墓被评超越长沙马王堆
  • 长沙五一广场发现宋代排水设施 长10.2米
  • 长沙工地现千年古城墙 清理出的城墙长48.7米
  • 长沙发现千余年前古城墙 近百枚西汉简牍重见天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