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前轻松了不少,不用像往年一样挨家挨户去送台历了。”一家国有银行的客户经理谈起中央禁令,觉得很“赞”.他说,其实客户也不一定喜欢台历,只是以往大家都在送,自家企业要是不送,就显得不好看,“现在大家都不送,反而更好,减少了浪费。”(12月23日《新京报》)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当一些机关企业的工作人员因为今年不用再送挂历而感觉轻松的时候,那些每年到了年底就依靠制作、贩卖台历挂历而大赚一笔的厂家商家们,此时却不是滋味,借用浙江义乌一家小企业主的说法,“以前是接订单接到手软,现在是收退单收得想哭”.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意味着往年风光无限的挂历台历市场,已经风光不再。这种经济现象的背后,却绝对不仅仅只和经济有关。
客观而言,并不是说我们的生活中不需要挂历、台历,它最大的作用是帮我们看个日期、记个时间,本没必要追求高档奢华,一张纸就能容纳的东西,为什么非要弄成厚厚的一大本?再者说来,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而手机上本就设置有日期、月历,还可以随身带着走,看起来不是比摆在桌上、挂在墙上的台历、挂历方便得多?那么多单位,你购买,我印制,最终落到工作人员的手里,一人可能
要分好几本甚至是十几本,如何用得过来?其中很大一部分,很快就被丢进垃圾桶,或者是卖到了废品收购站,因此造成的浪费,是十分惊人的,只不过我们以前没有注意而已。
而回头再看看这些挂历、台历的内容,除了一些传统的山水风物之外,绝大多数都是给本部门、本单位唱赞歌、说好话的,其中透露出的浮夸风,同样令人质疑和诟病。从这个角度说,遏制“挂历上的浪费”令人纷纷“点赞”,也就不是啥让人奇怪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