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很快“翻篇”,电影,这个文化领域最赚钱的行业,在这一年继续引领风骚。然而,若问它承载了多少文化意义,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却委实令人无语。有人说,中国电影已经变成了一个唯票房论的产业--从前热衷于海外得奖扬名走向世界,如今则更关注票房纪录的飙升。2013年的中国电影,用有的影评人的话说,“恰似一场声色犬马的盛宴”!
细数2013年中国电影,也许武侠片《一代宗师》还有些说头,虽然它不乏争议。但历史与人物关系的真实感,武侠世界的情谊氛围,某种意义上要比《卧虎藏龙》更接近中国文化的精髓。《一代宗师》以自己的用心和努力,再次证明了商业类型片的艺术性同样可以彰显,人物的真实情感也可以在商业片中占据自己应有的位置。但实话说,电影人似乎都得了偏头痛,他们考虑票房太用力,拜金情结太严重,好像他们离开金钱一分钟也活不下去。
在一些电影人眼中,票房至上成为毫不隐瞒竭力高举的旗帜。《西游·降魔篇》凭借超过12亿的票房,成为年度票房最高影片,与《泰囧》有得一拼。国产影片把商品性发挥到了极致,其突出特征就是怀旧其表、拜金其里,反之亦然。赵薇的处女作《致青春》票房7亿,《中国合伙人》上映三周票房破4.2亿,《天台爱情》国内票房达1.16亿,则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亿的歌舞片。电影人好像一下子顿悟过来:只要有怀旧,就能让观众在影院里热泪盈眶,从而使票房急速拉升上去。甚至,对拜金的变调阐释,已然成为电影人毫不避讳的主题。《北京遇上西雅图》在模糊金女小三的同时宣扬真爱,《小时代1》《小时代2》在炫富与羡富主题下讲述缥缈却令90后们憧憬不已的青春故事。有评论说郭敬明是把自己畸变价值观毫无保留地扔给观众,诚哉斯言。在高票房浮华背景下,不少年轻观众其实已经不在乎电影的美学价值和思想水准,只要能够浸淫在主创给出的温馨梦境足矣。
曾几何时,人们对大片顶礼膜拜,庶几出一部追一部,但任何事物都会有审美疲劳的时候,尤其是当它们失去灵魂的感动之际。所以,如今的中国观众似已不打算将大片当做其追逐的主要对象,《富春山居图》的遭人拍砖就是明证,尽管凭借2.5亿的票房进入前十,它无疑是一笔失败的买卖。这部被誉为“烂片”的作品赚尽眼球和口水,在此情势之下,想让赵公元帅格外开恩恐怕是痴人说梦。至于《忠烈杨家将》更是强弩之末力有不逮。除了《风暴》和《神都龙王》还能赚钱,中国的大片整体上显然乏善可陈,辉煌不再了。
贺岁片一直是中国老百姓的宠物,但去年冯小刚随便订制的 《私人订制》,除了赢得像《小时代》系列和《泰囧》一样的可观票房之外,其口碑却一落千丈。说冯小刚是一个“票房导演”也许不无准确。以整体论的角度观察,冯小刚的贺岁影片一直以明显的平民追求为特色,这也是他的喜剧电影常常不出奇却也能制胜的重要原因。冯氏电影总能紧紧抓住中国观众的视觉神经,寻找到他们的审美兴奋点。这个兴奋点与知识精英们所期待的人文高度无关,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关系也不大,而与老百姓的世俗情趣有关,与不太讲究境界的噱头搞笑有关;最紧要的是与票房的关系最铁。为了恶补他此前拍摄《一九四二》所经历的滑铁卢票房噩梦,冯导这回又杀了个回马枪。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与此前他的贺岁片能将票房和口碑一锅端之“爽”相反,这一次,原本还算和谐的两者之间,发生了訇然的断裂。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中国电影人为票房所驱使,变得功利市侩起来。利益驱动之下的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作品,大多有规模无故事,有故事无人物,有人物无思想,患的是灵魂苍白、精神贫血、思想缺钙的通病。不少电影不再致力于人物的塑造,思想的开掘,灵魂的发现,不再重视真实地表现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也不屑于表现存在的质感和人性的丰富复杂,更遑论彰显现实主义的品格。不少喜剧影片在表现人物的生活时,以展示人性的琐鄙、低级的噱头、暧昧的渲染为刺激观众的要素,对凸现人性的光辉、思想的力量和灵魂高尚的深度开掘没有兴趣,缺乏耐心,宁愿制作出一些没有灵魂、匮乏悲悯、毫无人性的作品。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作品好看,其他管不了那么多。其实,好的电影不唯是票房的点钞机,更应是思想发现的开掘机。它们应该站在时代的潮头,对时代和生活的趋势与走向有洞见力和预见性。透过电影艺术形象展现出思想的深度和人文的高度,永远是电影作品闪耀历史与美学辉光的制胜因素,也应该是电影取得良好票房纪录的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