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商业化托起的足球与随着消费主义扶摇直上的女性相遇,“她们”虽来得最晚,却轻易地摘走了这颗被男人视为龙珠的小球。
在传统的意象里,女人作为足球的对立面而存在,她们化身为球盲、与丈夫争夺电视机,每隔四年默默例行成为“足球寡妇”,因此,世界杯有“让女人走开”的说法。不过,媒体的这种惯常的塑造方式,在近两届世界杯中发生转向,走向了足球与女性统一的大业。
这不仅体现在女性不再是以对立者的形象出现在世界杯报道中,而是以欣赏者、参与者的面目示人,也体现在足球专业人士中的女性比重增多,“美女记者”像彩蝶蹁跹于肌肉丛林中,似乎比热气腾腾冒着汗的男记者更受球员、观众待见。
“她世纪”的到来和“新女性”的崛起似乎被公认为一种趋势性的描述,但是,将足球中女性地位的转向归整于女性主义的框架中,具体到足球领域里尚缺乏解释力。是足球全球化与浸染全球的消费主义,助攻女性攻克了“足球”这一男性话语权的最后堡垒--男人看球享受的是雄性话语系统自动生成的快感,他们其实是为“她们”被排斥于这片特区外而有些自鸣得意的。
2002年韩日世界杯是足球完成全球化的里程碑,而足球的全球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就商业化而言的;同时,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消费主义时代之后,发展中国家亦迈进了消费经济新时代的大门。被商业化托起的足球与随着消费主义扶摇直上的女性相遇,她们来得最晚,却轻易地摘走了这颗被男人视为龙珠的小球。
男人们在为代入足球的集体归属感、国家荣誉感,在为勇敢、力量、正义、技艺而群情激动的时候,女人们像逛商场般闲逛到了这里,她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轻地把一场“神圣的战争”看成了最大规模的男色秀,以“男色消费”轻易地消解了恢宏的足球叙事。
面对女性势力崛起,足球圈的回应是积极地投其所好。比如,现在各个国家队在公布定装照的时候,会同时公布两个套系,一套是比赛服,另一套是西装。球衣是给男人看的,笔挺的西装是给女人看的。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比赛球衣,也在“审美需求”的裹挟下变得越来越紧,越来越包裹身材,让球员的胸肌、腹肌、翘臀等一览无余,而过去这是对女性身段审美的三个标准。一般是该国顶级品牌为国家队设计出征服,设计理念越来越倾向于激凸男色。尽管都是西装,法国的浪漫风、德国的持重风、意大利的时尚风、英格兰的绅士风在不动声色间微风拂面。姑娘们,看中了哪款?
当然,仅仅将女性视为球场中的异质文化入侵是片面的,她们已是世界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世界杯报道别开生面,不再就球论球,开拓出足球新外延。
除了个别实行禁欲主义的训练基地,如英格兰会让太太团走开,世界杯不会再让女人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