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19日对外披露,一件出土40余年、“藏身”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博物馆的青铜器(亦称青铜甗),近期经专家深入考证得出结论:该青铜器造型和纹饰接近于河南省安阳市商代殷墟墓葬出土的青铜甗,其时代为商代晚期,距今3000余年,表明早在商朝内蒙古赤峰地区已成为商朝的领土。
消息指,这件青铜器1973年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出土,高50厘米,重12公斤。近期,内蒙古文物考古学者在文物普查中,来到这件青铜甗出土地点的北部山区,发现有一块巨大的桌形石块,正北方为一高耸的馒头状山峰,至今依然是当地人祭祀的神山。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介绍说,经考古学者研究考证,这件青铜甗应是摆放在巨石上用于祭祀神山的礼器,其时代为商代晚期。
在王大方看来,商族在中原建立商朝之后,经常派人到北方举行祭祖仪式,这件青铜甗应是专使带来的礼器。而且,这件青铜甗还是中国商代青铜礼器中发现最北的一个地点,它表明早在商朝,今内蒙古赤峰地区已成为商朝的领土。
“从考古发现的这件青铜甗来看,早商时期的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中原夏商文化具有亲缘关系,这对商族活动于赤峰地区是一印证。”王大方称,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翁牛特旗等地,考古人员发现的商代的青铜礼器也可印证商族与北方的关系。
根据文献记载,从商代开始,甗作为青铜礼器,是贵族举行大型祭祀的礼器,以象征五谷丰登。在中原地区贵族的墓葬中,常以青铜甗作为礼器随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