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首长》作者黄晓阳:曾有过做“官”的梦想

时间:2015-03-27 08:01来源:大西北网-现代快报 作者:郑文静 点击: 载入中...

    《二号首长》这本书,相信很多读者都看过或者听过。它被称为“官场教科书”,当年一出版就在国内掀起热议,销量超百万册,引发了不少官员和企业高管的强烈反响,也将作家黄晓阳推上了他的人生巅峰。


    最近,黄晓阳又有新作《高参》,这次他将目光对准了历史小说,而且他告诉记者,《二号首长》其实也是来自历史而不是当下社会的真实官场。“中国的官场文化常常被误解,觉得官场就是一个充满勾心斗角阴谋算计的地方。其实,真实的政治智慧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层是王道;第二层是技术;第三层才是谋略。”

不喜欢当老师,专职写书赚钱


    黄晓阳曾经有过做“官”的梦想。幼时家里困苦,他由于瘦弱干不了多少农活,常常吃不饱,当时他就想,如果能给一个大队或者公社当文书,成了“官”,就不用干农活还能吃饱饭了。于是,从初二开始他就有意识地练习写文章。等年纪大一些,“官”成为年少时的玩笑,可写作却已经成为他不可割舍的爱好。


    中专毕业后,黄晓阳被分配到师范学校当老师。然而这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却令当年的黄晓阳十分沮丧。“当时年轻,性子活泼,只觉得当老师不过是一年又一年重复同样的课程,感到无趣,就一心想离开学校,去搞创作。”


    1989年,黄晓阳考入武汉大学作家班,这对他的命运产生了很大影响。1991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武汉《爱情婚姻家庭》杂志,后去了《南方都市报》工作。


    当时,《南方都市报》刚由周报改日报,报社员工一部分是从南方日报社调过来的,一部分是从社会招聘的,黄晓阳属于后者。后者月工资很低,只有800元,很难维持在广州的生活。黄晓阳不得不去外面找活干赚外快。这时,他认识了一个出版商,有大量的书稿需要人写,黄晓阳便从南都辞职,走上了专职写书的道路。

 

写过很多名人传记,对此十分憎恶


    刚开始专职写作的第一年,一切都很顺利,可惜一年后,原先合作的书商经营突然转向,不搞出版了。当时,黄晓阳已经在广州买房,每年按揭要还三万多,为了生存,他开始为《羊城晚报》写传记类的连载作品,意外地受到欢迎。


    渐渐地,黄晓阳有了些名气,北京的很多书商来找他写明星传记。大概两年时间里,黄晓阳一股脑写出了好多本明星传记。但他始终觉得,明星个人经历很难向青少年传递正能量,后来再有人找他写明星传记,他便拒绝了。


    黄晓阳告诉记者,他很不喜欢被称为传记作家。


    “我憎恶这种提法,我没有写出任何一本哪怕有那么一点点人生指导意义的传记,那些东西不能称之为作品。作家写书,一般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为生活而写作,一种是为理想而写作。那些人物传记,就是百分百为生活而写的东西。仅仅为了生存而做某件事,过程是痛苦的。你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爱好、性情、思想。只有为理想而做的事,过程是愉悦的,即使付出生命,也丝毫不会犹豫。”

 

研究春秋战国权力体系,写出《二号首长》


    2011年,黄晓阳的《二号首长》一炮而红。


    这为黄晓阳带来了巨大的收入,他表示:“具体数目不便透露,但我可以说,这部书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了此前我所有收入的总和。”


    为什么这本书会火?黄晓阳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三国演义》《厚黑学》等书造成了人们对权力学的误解,把权力与阴谋二者直接画上了等号。他写《二号首长》,就是要为权力学澄清这个误解,让人们对权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它不完全是阴谋,它还是阳光的。


    而对于黄晓阳曾经历官场黑暗所以才能凭经验写出此书的说法,黄晓阳一笑置之。“我一直游走在体制边缘,别说是官,连个正式工都不是。我很少接触高层官员,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不断观察和思考。《二号首长》其实是研究春秋战国权力体系后得出的成果。”


    黄晓阳表示自己曾花过好几年时间研究春秋战国史。“我选择了一个与所有人不同的角度,即通过行政得失来了解这段历史。这个角度使得我对权力学规律,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认识。而用权力学规律这面镜子来观照古人的行政得失,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转型之作    写历史写谍战,写一位卧底参谋


    黄晓阳将他所理解的春秋战国权力学规律用于现实社会,写出了《二号首长》。


    但黄晓阳真正的志向还是历史小说,他花费三年时间写成了《高参》。第一部已经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第二部和第三部也已经完成,2015年将全部出版,而且有望被拍成电视剧。


    黄晓阳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对秘书、参谋、幕僚这一阶层非常感兴趣,这本《高参》也是以一个卧底的参谋作为中心人物,来呈现抗战期间整个敌后方错综复杂的势力网络。“热衷参谋这类角色,是因为做参谋是一门含金量很高的技术活,背后是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虽然《高参》讲述的是抗日时期的谍战,但绝对不是只讲怎么想方设法获取情报,而是体现一个善谋之士如何一步步在敌方卧底,接近目标,成为心腹,最终谋得天下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起枪林弹雨更加惊心动魄。”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