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寝宫藏故宫最早建筑 御窑瓷器集中埋藏坑发现

时间:2015-04-10 08:01来源:大西北网-法制晚报 作者:赵颖彦 点击: 载入中...

    在故宫72万平方米的土地下究竟掩藏了多少秘密?


    下月,随着故宫西部慈宁宫区域首次开放,这里的考古发现也将露出“冰山一角”.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法制晚报》记者介绍,届时观众漫步慈宁宫花园内,站在木栈道上,低头可见明代遗迹。这可能是故宫里最早的建筑,是永乐时期始建紫禁城的遗构。


    此外,在考古勘察中,还发现了明代排水沟遗迹以及御窑瓷器的集中埋藏坑等。


    目前,故宫正在角逐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考古看点 故宫“地基”重见天日


    在紫禁城72万平方米的土地之上,伫立着恢宏的建筑群。而在这些建筑之下,随着岁月深埋的秘密又有哪些?


    为了解开这些沉睡的秘密,故宫博物院于2013年成立了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并于2014年获得国家文物局认可的团体考古发掘资质,首次在紫禁城内开展考古挖掘工作。


    考古研究所配合着院内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在南三所门外电力增容管线工程工地、南大库消防管道改线工程工地、慈宁花园热力电力管线改造工程工地等三处发现古代建筑遗址的施工区域,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其中,慈宁宫,以孝庄太后居住过而着名,宫内的故宫“地基”发掘情况将最早重见天日。


    单霁翔介绍,慈宁花园东侧的地下4.2米深处,发现了明代宫殿遗址地基共15层夯土。随着勘探深入,在这个基坑中考古人员发现了7个磉墩,每个大约2.4平方米。据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负责人介绍,这些磉墩就是宫殿的地基。“我们在地下半米处发现了明代嘉靖的土层,换言之,这个宫殿应该是明嘉靖或更早以前的。”单霁翔说。


    目前宫殿的地基仅探明了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的勘探今年仍将继续。


    下月,慈宁宫将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向游人开放,除了见识紫禁城内这片“后宫女人生活区”外,在考古发掘现场还建起一座木栈道,观众走进慈宁宫区域,抬头可见清代建筑,低头可观明代遗迹。

 

御窑瓷器集中埋藏坑被发现


    位于故宫西南角的南大库区,早期曾是灯库、木库和武器库,而今只有灯库保留了下来。在南大库库房外的土层中,发掘出洪武至光绪时期的御窑瓷器残片,不仅填补了研究宫内废旧瓷器管理制度的空白,更是发现了藏传佛教的法器--嘎巴拉碗的碎片。


    嘎巴拉碗是由人的头盖骨做成,又称内供颅器,是修无上瑜伽密部举行灌顶仪式的法器,其内壁多有朱砂书写的梵文和藏文咒语。制作嘎巴拉碗用的头盖骨,必须是修行有成的僧人,一般多为按照高僧生前的遗嘱,从遗体上取下制成。


    从出土情况看,它们与玉石水晶砗磲料及各种质地的残器一起,原本应是堆在库房内,逐渐成批次处理的。结合以往的零星发现可以看出,这种在宫内挖坑掩埋的方式,是当时处理各种废料以免流失出宫的主要方法之一。这就表明皇家使用过的瓷器在破碎后均依规矩集中掩埋,不可随便处理。


    在南大库考古发掘现场,故宫古器物部专家说,在没有成立考古所之前,故宫施工现场挖出的东西上报相关部门即可。现在,所有出土物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考古规程,按程序保护起来。


    据了解,这是首次在故宫院内发现并科学发掘御窑瓷器的集中埋藏坑。

 

考古进展 故宫将联合景德镇发掘明清御窑遗址


    单霁翔介绍,今年,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将合作继续发掘大赉店遗址,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始对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进行发掘。


    去年4月,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已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文化委员会合作,对位于印度西南的奎隆(Kollam)港口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


    其出土大量文物,包括印度陶器和钱币、波斯孔雀蓝釉陶器、阿拉伯钱币,以及来自中国的元代龙泉窑瓷器、磁灶窑瓷器、青白釉和褐釉瓷器,以及一千多枚中国古代铜币。


    同时,参与了位于柯钦(Kochi)市以北的帕特南(Pattanam)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