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原故居”成包子铺 另选址重建“新故居”

时间:2015-04-23 08:01来源:大西北网-扬子晚报 作者:张可 点击: 载入中...

  日前,位于内秦淮河边东关头的吴敬梓纪念馆落成开放。与“淮清桥”边原先的“吴敬梓故居”相比,这座“新故居”更接近历史上吴敬梓的真实住址。同时纪念馆首次还原了吴敬梓的生平经历,并再现《儒林外史》中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原故居”已经变成包子铺


  需要说明的是,吴敬梓的住宅“秦淮水亭”,早已在历史中毁佚。无论是之前的吴敬梓故居,还是现在新落成的吴敬梓纪念馆,都是今人建造的仿古建筑,原先的“吴敬梓故居”位于淮清桥桥头,是一组仿古建筑,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挂着“吴敬梓故居”的牌子。记者了解到,“老故居”是1997年秦淮风光带打造工程中建造的,其依据是中国《儒林外史》研究界泰斗级人物陈美林教授的考证:吴敬梓故居“秦淮水亭”位于秦淮河和青溪交汇的淮清桥附近。


  不过,淮清桥桥头的“吴敬梓故居”一直少有人前来参观。2012年下半年,这组建筑被改成了桃叶渡公园,去年2月“吴敬梓故居”又改成包子铺。秦淮区另外选址重建“新故居”.

 

潦倒文人的卧室这个样


  新建的吴敬梓纪念馆(吴敬梓故居)位于秦淮河边的东关头。专家表示,这个地方最为接近历史上吴敬梓住宅“秦淮水亭”的位置。 记者看到,吴敬梓纪念馆是一大院落,走进去可以看到复建的一个小院子,这就是重建的吴敬梓故居,门前是吴敬梓全身塑像。


  故居正房中间,悬挂着吴敬梓画像,东房内有表现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的雕塑,西房内则用书桌、脸盆架、架子床等老家具还原了吴敬梓故居卧室的场景。

 

市民建议最好免费开放


  吴敬梓定居南京期间,淡泊名利。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南京时,官员、文士们纷纷夹道拜迎,吴敬梓却不为所动,在家中翘着脚睡觉。吴敬梓在南京居住时由于不善营生,穷困潦倒,每逢冬夜他缺乏御寒之物,便和穷困的文人朋友绕着城墙“走城”,“歌吟啸呼、相与应和”,一直走到天明进水西门,才各自大笑散去,吴敬梓自嘲地称为“暖足”.


  记者注意到,该纪念馆要收五元门票。一位外地游客路过时犹豫一会并没进去,他告诉记者,从外面看就知是重建的仿古建筑,花钱“不值得”.附近居民说,吴敬梓是和曹雪芹齐名的大文豪,纪念馆最好免费开放,让更多人了解吴敬梓和南京的故事。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清洁工自称为吴敬梓陵守墓多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