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马公园现邓府山界碑石 或为明清文物

时间:2015-06-15 11:29来源:大西北网-金陵晚报 作者:于峰 点击: 载入中...

  “白马公园散落着两块‘邓府山界’石,希望能早点让它们回家!”近日,文物爱好者方青松向记者爆料,这两块界石可能是明清文物,应该让其物归原处。


  白马公园里设有白马石刻艺术博物馆,陈列着1000多件古代石刻文物,包括龟趺、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石狮、牌坊、石球、抱鼓石、旗杆石等各种类型,是南京城内规模最大的石刻公园。


  微博认证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的方青松,日前在白马公园游览时,无意中发现了两块界石。界石与几件六朝龟趺、墓门陈列在一起,“躺倒”在草丛中。界石上都有字,前三个字是“邓府山”,最后一个字虽然只留存一半,但可以认出是一个“界”字。“连起来就是‘邓府山界',看来应该是邓府山的界石!”


  邓府山位于城南,白马公园位于城北,前者的界石怎么会跑到白马公园来呢?记者从知情者处了解到,白马公园的石刻,是从南京以及周边地区收集来的,最远的甚至来自于苏南常熟等地。这两件界石就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收集的时候,它们已经流散,也不在邓府山。


  邓府山位于雨花台西南,海拔仅30余米,本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但山上有明代宁河王邓愈的墓,因此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其名字也改为“邓府山”.据史料记载,邓愈在明代开国功臣中战功赫赫,是朱元璋的“老弟兄”,他病逝以后,邓府山的这处葬地还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下葬采用的则是国葬。


  方青松说,由史料记载可以得知,邓愈墓园在明代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去处,进入清代后,也没有受到太多破坏。当时邓府山立有界碑,也是在提醒人们不要擅自进入邓愈墓园。“这两块界石很可能就是明清文物,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现在邓愈墓已经得到了完善保护,建起了石刻艺术公园。我认为,还是应该让界石回归邓府山,以尽可能展现邓府山邓愈墓园的历史原貌。”


  据记者了解,目前南京地区留下来的墓园界石非常罕见,除了这两块“邓府山界”外,主要的就是民国时期设立的各种中山陵园的界石。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