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军区所在地内几幢具有法国宫殿式建筑风格的仿西方民国建筑,曾是国民党中央党部旧址,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亦曾设立于此。
清宣统元年(1909)4月12日,首任江苏省咨议局议长、南通实业家张謇,最初在此购地78920.39平方米,筹建江苏省咨议局办公楼,交由基泰工程司承建该楼。江苏省议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也曾在此处办公。后该处改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地。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也是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机关,处理全党及直辖地区的党务。
该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70米,以回廊相连;其拱形门窗,方形壁柱,黄色外墙,深绿色屋顶,显现出端庄、肃穆、简洁、明快的气息。
总体是西洋建筑风格,但在许多细部以及用料作法上,该建筑表现出不少中国传统的建筑特点。例如在材料运用上,大量使用青砖和红砖代替西洋的石料;柱头采用带有中国传统特点的植物花饰。再加上屋顶镀锌铁皮的鲜艳色彩,从而形成活泼生动的色彩构图。
中央广播电台发射台旧址 最早发出解放的信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旧址”,坐落于南京市鼓楼区江东门北街33号,该发射台于1931年建造,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就在这条小巷子西段的一个院子内,高高竖立着两座铁塔样子的建筑。而院子的大门,大多数时候总是紧闭着,显得非常神秘。如今,这座民国建筑已因岁月流逝而失去原先的光彩,拱门上的红漆掉落得差不多了,颜色却依稀尚在,很多窗子的玻璃也破碎了。
这两座铁塔,正是开建于1931年的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发射台。在当年,对于重大的政治活动,中央广播电台都会长时间播出。据了解,1929年5月,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京运来南京,在举行“奉安大典”期间,该电台除了在广播中宣传,还在迎灵宣传列车上装置了播音设施,沿途在各站宣传、播放哀乐。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第二天早上7点30分,留守在这个电台的工作人员决定停用“中央广播电台”的呼号,改为“南京广播电台”,最早释放出南京已经解放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