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太冷早晨起不来”,这是长沙的刘小姐的辞职书。她的这份离职申请是12月9日在微博上公开的,分公司总经理对此无奈地签字同意,“现在的90后,太不负责任了,我表示无语。”(见本报今日A07版报道)
如果先前没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胸太大这里装不下”那些个性辞职理由,“冬天太冷早晨起不来”这个“奇葩辞职书”或许有一点意思。但“世界那么大”之后,很多人跟风效仿,俗不俗?
按理说,辞职书怎么写、理由和语言上如何表现个性,本不值得当作一种问题来讨论;行文填表言简意赅、有个性而不八股,才是对的。不管说话还是写字,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何况,打工的要辞职谁也拦不住,那么理由是什么并不重要。很有个性的理由和语言,拿出来晒晒,也确实挺有意思;没意思的是,一个人创造一种“个性”之后,很多人跟风,山寨“个性辞职书”成了一种时尚。
跟风,是缺乏个性、习惯于俗套的表现。而跟风泛滥,甚至成灾,原因是思维缺少独立性。而这种因缺少独立性思维而导致的跟风,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改革开放之初,禁锢了多年的爱情主题重回电影,不知是谁先推出了一个“慢镜头男追女”的创意,结果很快“成灾”,这之后几乎所有爱情片都一律地“慢镜头追”,且一律的海边、河边、江边。“不慢镜头追”就“不爱情”,似乎成了公式。三十几年后,影视剧创作上的跟风仍没有消停的意思,电视剧《亮剑》推出一位个性指挥员李云龙之后,一下子涌现出无数个“李云龙”.《潜伏》红了之后,影视界不出意料地掀起“谍报剧”热潮。还有,各地竞相“打造故里”等,都能看到国人“跟风文化”的烙印。
跟风,是创新细胞不发达,思维模式高度趋同化而导致的一种文化现象。“世界那么大”之后井喷的“奇葩辞职书”现象,或许不值得做深度剖析,嫌它俗,不去围观便是。然而,透过热衷跟风、山寨这种现象,而关注一些社会审美品位、价值取向,特别是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