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吐槽“年味变淡”却成了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话题,不少年轻人开始集体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情形。淡忘的年俗仪式、日益“简便”的团聚方式……让昔日欢天喜地的“过大年”几乎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怀旧。如何看待年俗的变迁?如何让春节习俗文化得以传承?
●支持
过年过的是信仰
即使是现在的春节仍然主要还是一个关于吃的仪式。正如文化学者朱大可所说,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春节确实是“食物摄取的狂欢仪式”.然而,如果把春节仅仅定性为吃的仪式或吃的狂欢,甚至把春节说成陋习,那是不准确的。因为在物质逐渐富有的今天,虽然春节的吃仍然是很重要的一种文化,但除了吃还有很重要的其他内涵--一种团圆文化。
中国之所以有春运,中国春运期间之所以一票难求,就是因为农民要春节团圆就得往家里赶。外国也有农民工,但外国没有春运一说,一是中西文化有差异,二是外国讲独立但不会破坏团圆。中国人家的观念太重,回家过年回家团圆,就成了中国春节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比较赞同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祁林副教授的观点,过年实际过的是信仰。可以肯定地说,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春节文化中的神鬼说道或者信仰越来越淡,这是必然的。还有,就是对公平正义的渴求越来越渴望。这都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在我看来,现在的春节仍是一种仪式,只是不全是吃的仪式,更是为了一种希望。
春节不只是吃的狂欢,也不是物质的大消费大浪费,还有一种文化在其中,这才是春节的真正内涵。过年贴春联贴门神是文化,春节挂花灯放鞭炮是文化,至于穿新衣、吃好的、小孩子拿红包都有很深度的文化内涵。过去人们祈求的是祛病免灾风调雨顺,现在人们过年更祈求官员多为老百姓办好事,人民共享劳动成果。
张魁兴
●建议
内因决定外因
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这是越来越多人所产生的越来越浓厚的感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年变了,还是过年的人变了?
从表面看来,是年变了。以前,或者说多年前,很多人家的日子过得还不是很好,在平时的吃穿住行等方面还处在一般甚至较低水平,而到了过年,人们可以吃上几顿好饭,可以穿上几件新衣服,孩子们可以放鞭炮,可以得到更多的零钱、糖果或其他礼物,物质满足几乎成了年味的主要来源,让年变得有吸引力,有意思,有盼头,有过头。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较匮乏,过年期间扭扭秧歌、踩踩高跷、看看春晚、串串亲戚、打打牌都觉得挺乐呵,都会得到满足。而现在,社会在迅速发展,一天一个变化,很多人在平时就吃得好穿得靓,过年期间的好吃好喝好穿就显得不足为奇了,就失了许多魅力,就让人少了很多盼头,年也就显得庸常了。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早已变得精彩,手机、网络、电视、电影、体育活动……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胃口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不容易从年所提供的精神营养中得到满足。
然而,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过年的人变了。时代发展对年造成的淡化影响只是外因,年味变淡的内因则是人们对年失去了以往的那种虔诚与重视。现在,物质满足早已不是年的主要调味剂,年俗才是,而年俗为什么越来越少、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淡、越来越不庄重了?主要是因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疏远年俗,越来越怠慢年俗,越来越不把年俗当回事了。
你怎样对待年,年便怎样对待你。如果我们对年用心了,对年虔诚起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尊重年俗、守住老规矩,多给年俗添把火,那么,年就会回馈给我们更积极、更隆重、更有滋味、更有意思的状态。反之,就像很多网友所吐槽的,你对年不以为意,对年不用心,对年俗不屑一顾,对与年有关的活动不耐烦、不关注、不投入,整天就知道捧着手机上网、抢红包、刷朋友圈……你的年能有滋味吗?内因决定外因,要想让年变得有滋有味,得我们自己先对年变得有情有义。
李英锋
●评判
尊重才能传承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按照风俗说法,传承后世者有祭祀神明、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主要内容。古时的春节,有一整套完备且繁琐的规矩、复杂的仪式,众所周知,繁琐往往凸显尊贵,也因此,“过年”在人们心目中,充满敬畏之感。
而这仪式,每每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比如糖瓜儿这种年节食品,就与祭祀关联紧密。二十三要祭灶王,大人们会买些用麦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关东糖供着,据说是请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又有说法是以糖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多说。当然,这美食最终落在孩子们口里。
如今,孩子们天天有美食相伴,可是,家长们又何尝尊重这一传统,何尝亲力亲为地告诉孩子们,曾经有这样一段饶有兴致的传说呢!一句话,我们日益疏远了年俗,更没有为传承做好任何准备,如果拒绝参与,年味儿又从何而来?
正是在传统年俗的筹备当中,年的味道被酝酿出来,而参与其间的人们也感受着快乐祥和的氛围。更有贴对联、剪窗花、走亲访友、拜年看望长辈等习俗,透着浓郁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可以说,过年过的是一种向往,年俗里满是老百姓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望。
所以,作为社会仪式,年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延续,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样的高度上加以重视,年俗就不会失落,乃至被抛弃,毕竟,连双11都能够被生生打造成购物狂欢日,与民生息息相关、饱含一个国家美好祝福的春节的习俗,又怎能不发扬光大呢!
赵欧仁
●提醒
别轻易“扣帽子”
在我们诸多过年节的民俗禁忌中,确实有不少“奇葩”的规定。比如“正月初五不串亲戚”,是因为“破穷日”,串亲戚容易把贫穷带给亲戚;“正月里不能理发”是因为一旦理发,可能会死舅舅……就这些而言,把一些相关的年俗禁忌称之为奇葩,并对这些予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了移风易俗、健康过节的实践,不失为科学理性的态度。
但是正所谓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即便是所谓的同一个年俗禁忌,其禁忌的内容也会不尽相同。比如对于“出嫁闺女不能在娘家过除夕”,在有的地方是因为“出嫁女儿在娘家过除夕会把娘家的财气带走”,的确没有多少科学道理可言,但在有的地方,这却是不折不扣的另一种意思--过去每家儿女多,老人周围一群儿女,不缺守岁者。嫁出去的闺女如果在娘家过除夕,别人会想到这个闺女与婆家不合,或者被婆家休了,也就是现在的离婚了,影响不好。于是老辈约定成俗,初一给长辈磕头拜年,初二给岳父岳母磕头拜年,这样就和谐。
很显然,此时的“出嫁闺女不能在娘家过除夕”,在这些地方不但称不上什么“奇葩”的年俗禁忌,相反就现实社会近些年来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包括不少非理性离婚)而言,这却有很好的导向意义。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中华民族5000年厚重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年俗禁忌固然有一些奇葩的部分或成分,但要明白的是,即便是同一个传统文化年俗禁忌,也可能是在一个地方或是“奇葩”,但在另一个地方就无所谓“奇葩”,甚至再换一个地方就是一种优秀文化传统,也未尝没有可能。
这就是说,对待传统文化年俗,我们固然需要科学理性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在所谓认定“糟粕”的同时,更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处理,不可仅看一地一面就草率决定和认定是否为“糟粕”,进而轻易或“一刀切”地为一些年俗禁忌烙上封建的遗毒、戴上奇葩的“帽子”,一棍子打死并加以抛弃。余明辉
●三言两语
中国的春节,与外国的节日一样,都是一种文化传承,可一些年轻人为什么更热衷于洋节呢?恐怕还是节日意味挖掘不够。
--杜连同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一定要发扬光大。
--罗凤清
习俗太多了,应该让大家系统了解。
--于海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了吗?
--胡英杰
对传统宣传的太少,导致现在的人不解习俗的美妙。
--文芳
小时候过年时,要精心准备祭祀用品,谨守老规矩,一丝不苟,现在,没人张罗了,年轻人也不在意了。
--萧权
怀念过去过年时的仪式感。
--郑大可
年俗在不断扬弃中继承、发展和变迁,问题是现在都难闻其详,何以继承!
--张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