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肆虐,生灵涂炭,她受命于危难之时。虽出身于药学,她汲取中医药精华,拯救千万生灵。舍生取义,她拿自己身体试验药毒。她连接起东西方医学合作的桥梁,率先破解青蒿治疗疟疾的密码,她用实践诠释中医药之美,向世界发出中药之声。
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将千百年来的中医药智慧,延续传承,焕发新生,为全人类造福,在新时代展示着中国风范。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说,屠呦呦的研究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这扇窗户也是对中医中药内涵的再发掘。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10月5日晚,屠呦呦在自家中的电视新闻中,知道了自己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荣获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随即,电话铃声响起,祝贺、问候的亲朋旧友此起彼伏,持续不停。
这一刻,她书写了历史,成为第一位在中国本土科学研究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这样解释屠呦呦的获奖原因,“因疟疾感染的人数以亿计,她以惊人的毅力发现青蒿素,是第一位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青蒿素可以将受疟疾感染的死亡率下降20%,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这扇窗户,便是中医中药。
这扇窗户,将中医、西医联接在了一起。
1930年,浙江宁波,屠呦呦在此诞生。作为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呦呦”之名,由父亲所起,典出《诗经》,意为鹿鸣之声。
1951年,屠呦呦顺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读书。她说自己“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很幸运。”
青蒿--这种南北方都很常见的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谁也没有想到这株小草,将由屠呦呦改变世界,缓解了全球数亿人的病痛。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随后,屠呦呦参加了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过程中,她被古人的智慧折服,开始爱上中医,潜心学习。此时的她还不知道,她参与的523任务,受益于中医典籍启发,将由她开启全新的科研视角。
举国群力 “523”攻疾
523任务,起始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应越南的要求,也考虑到中国南方疟疾防控的需求。据《北京日报》报道,当时的越共总书记胡志明亲自到北京,向毛泽东提出请中国支援抗疟疾药物和方法。彼时,疟疾在中国也是一种恶性传染病,仅1971年就有4000多万人感染疟疾。
上世纪60年代,越战时期,疟疾肆虐,当时的抗疟药氯喹及其衍生药,对越南流行的疟疾已经基本无效了。非战斗减员远远超过了战斗造成的伤亡损失。
196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全国协作会议,组织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并制定了三年科研规划。以5月23日开会日期为代号,称为523任务,一直沿用下来。
523任务分为几部分: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中药部分,不同研究小组试了很多中药,包括药效较强、但副作用较大的常山(Dichroa febrifuga)。
比如,时任上海医学院(现名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兼教研室主任的张昌绍(1967年过世)等,在1940年代曾对常山有开创性地研究。他和同事于1943年用常山的粗提物治疗疟疾病人,1945年发现,常山所含三种生物碱在鸡的疟疾模型上有作用,523任务再次考虑和研究了常山,但遇到同样问题:虽然抗疟作用强,呕吐的副作用也很强,未能克服而不能推广应用。
资料显示,最初的523任务中,有尝试中草药和针灸抗疟功效的研究小组,却没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参与。西医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中医的攻关效果并不理想。
从1967年起,全国组织了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但无一例外,没有取得阳性结果。
1969年1月21日,523办公室找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希望他们参与科研攻关。“院所领导考虑到,这是一项国家任务,就接受下来并交给了中药所,中药所交给了我,任命我为课题组长,抓这个项目。”屠呦呦说。
临危受命 挂帅克难
当时科研最先取得成果的是西医方向上的化学合成药协作组。很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出了防疟1号片,吃一次可以保证7天不受传染。后来又研制出了防疟2号片、3号片,预防效果能够达到1个月。
但这样的疗效,离523任务最初的设想尚有一定差距。与此同时,随着针灸治疗疟疾效果一般而被否定之后,38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她带领小组成员查阅大量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3个月时间,团队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100多个样本,逐一进行研究。
胡椒一度“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想”,屠呦呦说。
青蒿治疟,古已有之。不仅记载于古代医书中,而且在中国民间,一直有使用青蒿治疟的记录。屠呦呦团队早期对青蒿的研究发现,最高时虽有68%的抑菌率,但效果并不稳定。
于是,屠呦呦及其团队又继续将目标锁定在了其他药方中。屠呦呦研究小组的余亚纲梳理过可能的抗疟中药,开列了有808个中药的单子,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
屠呦呦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她从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1971年初,余亚纲从抗疟科研小组调出去研究支气管炎。屠呦呦研究小组虽然对青蒿的效果很肯定,但是水煎剂无效、95%乙醇提取物药效仅30%到40%.一直是他们难以逾越的难题。
研究就这么僵持着,没有突破、没有进展,几乎陷入了停顿状态。
时间默默流淌。真相就犹如轻柔纱幔,近在眼前,却伸手摸不到边缘。屠呦呦及团队已经失败了数百次。
中医启迪 最终破敌
1971年下半年的某一天,屠呦呦再次拿起东晋葛洪着的《肘后备急方》,细读第三卷《治寒热诸疟方》。不经意间,屠呦呦将目光定格在了“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十七个字上。
她灵光一闪,为什么古人用“绞汁”,“绞汁”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否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
屠呦呦决定改用沸点较低的、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她的团队最终从中药青蒿中分离获得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猴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取得突破性发现。
“当时科研设备条件差,我们团队只好买来几口大缸用酒精包括后来的乙醚泡植物,再回收液体进行实验。实验从老鼠做到猴、狗、人。但是还有很多质疑,我就带头和几个同事一起,在自己身上实验。”屠呦呦印象中,队员们都是日复一日在小平房里加班到深夜,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想着报酬,正是那份科学家对科研的热爱支撑着她们走到了最后。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有效成分,梗里没有。做完动物实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自己的肝脏也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仿佛回到了热血打拼的那个年代。
“那几年,她每次回家身上都有浓浓的酒精味,自己的身体也出了问题。”屠呦呦老伴李廷钊记忆犹新。屠呦呦与丈夫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任务时,李廷钊在冶金行业工作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几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药物,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1972年3月,她在南京“523任务”会议上,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1972年,在获知屠呦呦小组青蒿粗提物有效的信息后,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独立分别进行青蒿的提取工作。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分别获得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黄花蒿素”(山东)和 “黄蒿素”(云南)。1974年初,北京的青蒿素、山东的黄花蒿素和云南的黄蒿素初步被认为相同的药物。
必须指出的是,青蒿素的发明是一个接力棒式的过程,除了屠呦呦是第一位发现了青蒿提取物有效之外,当时在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工作的罗泽渊是第一位从菊科黄花蒿里头拿到了抗疟单体,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是第一位临床验证了青蒿素有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周维善主持并参与了青蒿素结构测定和人工全合成……
国家支持 集体荣誉
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1992年,屠呦呦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药效提升10倍。原料仍然是中药材。随即,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更重要的是这种来源于普通植物的药物价格低廉,与西药相比几乎没有毒副作用。
此次推荐屠呦呦参评诺贝尔奖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米勒认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名至实归,在屠呦呦参与到523项目之前,研究一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她参与之后,首次报道青蒿素可有效杀疟原虫研究成果,是屠呦呦把青蒿带到了项目里来。
屠呦呦曾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没有名利之心,大家经常汇报各自的进展,齐心合力争取更快出成果。她感叹,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创发明。
在获悉获得诺贝尔奖后,屠呦呦说:“获诺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
屠呦呦告诫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自己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总结这40年来的工作,她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如今,屠呦呦的精神激励着身边的许多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说:“屠呦呦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一生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她对中药的专注与执着,对科研的坚守,是她成功核心要义。屠呦呦对中医药的热爱、忠诚,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告诫我们中医药研究者要沉下心来,敢于守住寂寞,坚持不懈刻苦攻关,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新突破。”
链接:屠呦呦科研大事记
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2011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