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脊兽 用黄土捏出来的动态童话

时间:2011-12-20 17:05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脊兽,是中国古建筑个性形体中外部屋顶的造型艺术特征,是古建筑最有代表性和艺术特色的组成部分,象征着建筑等级。甘谷县是甘肃境内伏羲文化的诞生地。甘谷脊兽,盛名已久,广泛运用于古建筑和仿古建筑屋顶,享誉西北。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甘谷县有一个祖祖辈辈以制作脊兽为生的村庄他们烧制的脊兽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使这个地方成为甘谷及其周边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脊兽文化之乡。在甘谷脊兽加工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途径。

  脊兽之源

    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禽兽饰物,是用黄泥土制成的形态各异的飞禽走兽然后在火窑里煅烧用于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的屋脊上起装饰和美化作用。

    据专家介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一般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据甘谷县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我国古代的很多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易燃,因此檐角上使用了传说能避火的小动物。这些美观实用的小兽端坐檐角,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上,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小动物作为装饰,这些美丽的装饰品是中国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

    近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这样评价脊兽:“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根据我国一些建筑志书记载:唐宋时,檐角屋脊上还只有一枚脊兽,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甘谷县文化局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传统脊兽由瓦制成,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屋脊的连接部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

  地方特色

    据专家介绍,我国古代宫殿建筑中,对于屋檐上脊兽的装饰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民间和朝廷建筑在使用脊兽时有严格的界定。一般情况下,皇宫内也只有“金銮殿”顶上垂脊兽十样俱全。其他宫殿的垂脊上虽然也有走兽造型但是都要按级递减。

    在民间,脊兽的出现和盛行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民间工艺或建筑饰物的价值出现的。甘谷脊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制作题材广泛。脊兽选择内容从民间传说到神话典故、鱼虫鸟兽到花草树木,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据甘谷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甘谷脊兽为古建筑重要的装饰材料之一,采用当地红壤土纯手工制作,既有现代的简练厚重,又有清代的繁缛华丽。

    流行于甘谷县的脊兽工艺相传是清代北京民间艺人的传授。据《甘谷县志》记载,在清朝后期脊兽工艺从北京传入甘谷。关于这项工艺传入甘谷的具体情况,当地史书中并没有准确记载。明清以来甘谷脊兽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渭河北岸的永安村俗称土桥子是主要的生产基地生产宗教脊兽的历史悠久。县内有“土桥子的瓦碴双碾子的泥史家坪的秀才多如鱼”的民谣。永安村主要生产宗教建筑脊兽和民用砖瓦多半农户有生产作坊而被称为“张大兽”的张海家族最为知名。

    “大兽”世家

    据《甘谷史话》记载:张海1874—1956年字子寿自幼学习脊兽艺术一生捏制脊兽闻名陇上人尊其为“张大兽”。早年拜陕西张德高、北京王勤等名师切磋技艺取多家之长生产的脊兽庄重典雅捏制的龙、凤、狮、马等脊兽莲、梅等植物花卉惟妙惟肖。当时张海制作的脊兽在甘肃境内以及邻境的名山寺观及乡绅名宦大户人家屋宇随处可见,张海也因其精湛的技艺备受世人推崇。

    据当地研究者介绍,张海初学瓦作时并不会捏制脊兽,那时正在经营一个烧制普通瓦件的作坊。皇家匠人王勤因吸食鸦片被赶出皇宫,辗转流落到甘谷,张海看他可怜就收留了他。王勤开始并没有显露出其捏制脊兽的技艺,只是对张海说你只要能管我饭,让我有烟吸,我就可以给你干活。观察几年以后,王勤看张海为人厚道,才下决心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他的。学艺3年后,张海成其门下高徒。随后张海又在陇西首阳山拜陕西宝鸡脊兽名家张德高为师,捏烧禽马,得其真传后便自立门户,独立捏烧脊兽。

    史料记载“海并不以此为足,游学各寺庙”,观摩高手名作及模仿殿宇粉壁鸟兽、花卉图形,还详细观察翎毛走兽的实物体形与动静状态,苦心钻研,精益求精。至40岁时,其艺更上一层楼,无论从工艺制作还是内容挖掘、创新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突破,甘谷脊兽至此开始声名远播。

    史料记载,因张海所制脊兽遍布各地且技法高超,时人称之为“大兽”。

    据甘谷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大兽大师有五子十五孙,都精通捏兽技艺,次子张全盛秉性聪慧,操艺居首。1932年在陇西首阳山,张全盛捏烧的脊兽,在伯夷叔齐殿顶安放后,深得当地民众喜欢,当时甘肃著名书法家柴学孔写有“巧成天然”匾额和“心灵手巧作品奇,才备技绝意境高”条幅,可见时人对他精湛技艺的肯定。

    代代传承

    据甘谷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项工艺到达甘谷后,和我国很多传统工艺一样,基本上沿袭了家族式的传承模式: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并且在这种传承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脊兽品种由原来的几种发展到现在的上百种。近几年当地艺人们又用红丹、氧化铜、滑石粉等物质按照一定的配方涂上不同的色彩经过二次煅烧使脊兽不仅具有古朴典雅之神气而且集赤橙黄绿青蓝紫于一身从而成为民间艺术宫殿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甘谷烧制脊兽的独特之处就是农民农忙劳动农闲在自家庭院捏制脊兽与庭院文化相互融和的现象他们用一手利落的刀法一手精湛的技艺把一个个土坯变成了艺术珍品。尤其是他们烧制的脊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不仅可以独立成件而且还能使两三个脊兽相互组合成为一件新的脊兽看上去天衣无缝丝毫没有拼凑之感。

    甘谷脊兽是甘肃省首批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其产品主要有蛟龙踏云、二龙戏珠等,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和民间建筑等。在1989年首届中国艺术节民间美术展览会上,甘谷脊兽荣获文化部荣誉证书,是天水市集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俗民间文化工艺品,并被甘肃省博物馆正式收藏。

    甘谷脊兽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后的政策支持和传统文化复苏的大背景。

    改革开放后,国内各个地方对于传统古建筑文化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脊兽行业在仿古建筑的热潮中勃然兴盛,张大兽的子孙仍操祖业,用画幅、卡片上的图形作蓝本,捏制的脊兽形式更为多样,形象更为生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工艺技术上有所创新。据甘谷县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l984年,张大兽后人从河南引进琉璃挂釉技术,使甘谷脊兽在工艺创新方面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西汉帝陵中或有专用的夫人葬地
  • 人类用煤史上推千年:考古发现青铜时代开始用煤
  • 云南八塔台墓群考古发掘启动 墓地沿用1200年
  • “原玉”一词的杜撰谬用及其成因探源
  • 西南首家丝绸博物馆开张 展示缫丝、织绸所用器具
  • 明代“生基墓”现身 内无尸骨或为富贾求运所用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