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路曾经叫鼓楼西大街。这里,曾经有一幢非常漂亮的新式二层楼,里面陈列着甘肃自己生产的各种商品,这是甘肃第一个综合性的百货商店。
随着晚清"洋务运动"的推行,在甘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近代工业开始出现萌芽。
清朝光绪末年,在兰州鼓楼西大街的右侧(也就是现在的张掖路上),有一座非常醒目的建嘛物,它是一栋安着玻璃窗户的新式二层楼房,里面陈列着甘肃自己生产的各种商品,还有来自各地的土特产。所有商品一律明码标价,任人参观和选购。
在这样一个破旧的西部古城,这座别致的建筑可谓希罕物了,因此,参观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构成了省城兰州的一道着名风景线。这座甘肃商品陈列所,如果从历史上考察,恐怕要算是甘肃省的第一个工业品展销会,也是甘肃第一个综合性的百货商店。这个商品陈列会的创办,完全得力于当时出现的各种近代实业。
当"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后,左宗棠创办的实业关了门;而彭 英甲倡办的近代实业却在清政府"实行新政"、 "预备立宪"的喧嚣声中跌跌绊绊地向前行进着。
彭英甲开办近代工业,仍免不了要与外国人合作。彭英甲的《陇右纪实录》中,至今仍原原本本地保存着当日与比利时、英国等签订的大量合同原件和写给朝廷的奏文,当年创办实业的信心与艰辛都隐含在这些文字中。当时,比利时人林阿德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彭英甲签订的合同和奏文中。这个林阿德是比利时驻中国的参赞,长期生活在甘肃,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他一次又一次地与彭英甲打交道,所看重的当然是这位兰州父母官口袋里的钱。这位头脑精明、又讲信誉的林参赞一直为彭英甲提供机器、技术,也从彭英甲手中提走了一箱箱白银。
1906年5月的一天,冷清了许久的甘肃贡院(现兰医二院所在地)一带热闹非凡,兰州劝工厂举行开业典礼。
兰州道彭英甲慷慨激昂地讲着:"劝工厂之设,旨在兴利惠工,讲求土货制造,以示提倡,开风气,保利权,塞漏厄为要义".他还说劝工厂组织上的特点是;"局中开厂,厂中分科".
劝工厂成立后,主要开办了 四个工厂。一是绸缎厂,下设络丝、染织、织造三科;二是织布厂,下设牵经、纺纱、织布、染色四 科;三是栽绒厂,下设弹毛、纺织、染色、栽绒四科;四是玻璃厂,下设吹料、平光等三科。劝业厂开办后,省城及各县人士纷纷到厂参观,大开眼界。而在兰州西大街商占陈列所展出的工厂产品和土特产品,更增强了国货在围人心目中的地位,抵制了洋货。
劝业厂开办初期,生产经营情况还不错,但到了后来,百弊丛生,不得不于1910年10月关门停业。《甘宁青史略》的作者慕寿祺后来谈到这件事时,曾痛心地写道:"所造物品,模仿者为多……又无外国新式机器以制造之,成本过重,其势不能以久。"
1906年,在甘肃实业界还有两件大事,一是窑街官金铜厂的筹办,一是1906年皋兰官铁厂的试办。
同年IO月,甘肃布政使丰绅泰、按察使白遇道、兰州道彭英甲,与比利时参赞林阿德签订代购挖铜、淘金等机械合向,同时成立甘肃官金铜厂。1910年,工厂于窑街建成,耗银120余万两。建成后的厂区分金、铜、铁三厂,以及化验、分析等机构。开炼后,据说日产黄金20两,铜20900斤。
然而,由于矿址选择上的错误,采出的矿石含铜量并不大,白银运输矿石到窑街,路途遥远,又十分不方便。本来在经费上就已捉肘见襟的官金铜厂因此更赔了大本,加之外国技师高昂的聘用费,这一切,最终导致了声势浩大的官金铜厂草草关门,尽管开办还不到一年时间。
没有自己的专门人才,完全在决策上依赖外国人的帮助,是这一近代实业夭折的根本原因。
沉痛的教训并没有打倒彭英甲这位力主办实业的官员,他又开始了另一轮的创业。
皋兰官铁厂的开办,可以说是彭英甲的又一实业思想的体现。这就是资源大省应该依靠丰富的物产来发展近代工业。黄河北岸,一座官铁厂建了起来。然而不到半年,终因成本太高、含铁量太低而宣告停办。
从1906年到1910年,一心想振兴甘肃工业的彭英甲四处奔波,试办了一个又一个工厂,跌倒了又爬起来。他倡办的实业,除上面提到的几家外,还有1910年竣工生产的洋蜡胰子厂等。
彭英甲深知,创办实业要因地制宜。甘肃历来畜牧业发达,盛产的羊、牛皮大量出口,制成熟货后又被倾销国内,这样一来既冲击民族工业,使之一蹶不振,而且使国家利益受损。于是,他上书朝廷,建议修理机器,恢复左宗棠在实行洋务时开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以振兴民族工业。对抗洋货。1906年,兰州机器织呢局在彭英甲的亲自督办下恢复生产。恢复后的织呢局,规模扩大了,但质量始终未能提高,销路也一直不好,抵制洋货的目的终究未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