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唐宋元明时期的军事城堡(2)

时间:2014-01-14 12:35来源:大西北网综合 作者:孙雅彬 点击: 载入中...


  水烟业的兴盛创造了一个极富价值的城镇。


  数十年间,青城“民气和而颂声作,衣食足而礼仪兴”,当地经济和文化都空前繁荣。


  很难想象一个镇子会有这样规模宏大的书院。


  也许只有去实地踏访了,你才会了解历史上的青城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道光十一年,当时热心于教育的人捐建了首个教学堂--青城书院。黄底黑字的匾额高悬于书院山门,“犀牛望月”和“天马行空”两面抱鼓石依门柱而置。门内两侧所立的集资石碑,记载了当时民众集资办学的盛况。院内西侧墙壁上的石碑,记载了青城书院创建的历史。据高集翰介绍:“历史上书院培养了皇榜翰林1名,进士10人,文举人24人,孝廉方正8人,贡生83人。这些人才的大量涌现,极大的促进了青城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扩大了青城的知名度。”


  经济的繁荣求学出仕,舞文弄墨的社会名流层出不穷。“观众们耳熟能详的一折秦腔传统小戏--《柜中缘》的编剧就是我们青城出去的才子李干臣。”高老师表示,曾有着不同的说法,孙仁玉是长期以来秦腔权威资料公认的《柜中缘》作者,但另据调查考证,它的真正编剧并不是孙仁玉,而是当地出去的李干臣。


  青城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文人墨客,他们泼墨点染丹青,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对联、书画。如书画家王元、白元闻、罗经权,高炳辰、李公善以及曾任甘肃省第一任文史馆馆长的杨巨川。


  细细体味,文化教育的兴盛,仍在今天的青城能够感受到。在小镇上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即使最普通的农户家庭,家家户户也都于正房悬挂名人字画、中堂、对联,不少家庭还收藏着历代的书画珍品。而当地的农家妇女,各个心灵手巧,每一副窗花、每一个肚兜、每一个枕顶,无不展现着她们的文化素养和聪明才智,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张成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经常组织乡民交流研讨书画艺术。他的曾祖父是晚清进士,祖父则是私塾先生。成人后,张成林接了父亲的班,去皋兰县教书。如今,在他家中,堂前挂着自己亲笔写下的曾祖父的诗词。看着记者到来,张成林兴致勃勃地翻开了张氏族谱……


  “历史上,我们张家出过三位进士。祖上留下的 ‘墨香’不应在我这断了。”

 

 

  每个镇子都会经历兴起和衰落

 


  一百多年前,在“热火朝天”的青城码头上,大船古渡将一箱箱水烟发往宁夏、包头,再转往大同、天津。然后,当战火阻断了商旅,工业化的卷烟涌入中国,改变了人们的习惯,水烟失去了市场,青城以水烟为主的商贸大厦在风雨飘摇的国运中日渐倾颓。


  贸易受挫,小镇码头也从此萧条。


  如今,在青城再难寻到旧时的古码头,但是新的产业却正在兴起。


  东滩是黄河水流流淌形成的湿地。这里是自流水灌溉。有陇上最大的连片荷花池。


  三年前,80后安徽人汪治会追随父亲的脚步来到青城东滩。本来是一次不轻意的旅行,却让他爱上了这个小镇,这个西北的“水乡”.从开荒种荷到土木建设,从生产项目到旅游开发,他都身体力行,脑子里装着如何把这里做大形成规模和未来发展的各种奇思妙想。“去年产藕40万斤,我们的藕几乎占了兰州大半市场。不但新鲜,价格也有优势。去年,我还试着在荷塘里养泥鳅,养河虾,都成功了。明年,我准备集中养螃蟹……”年纪不大,但这小伙子谈吐中透着徽商的精明和眼光,按照他的设想,这里将成为黄河上游最大连片荷花为主体的集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生态产业。


  黄昏的时候,天仍然如青花瓷般的颜色。醉人的晚风中,坐在新建的水中亭廊里,四面风,低头时,水波潋滟,田中荷叶轻轻摇曳……不远处的树荫后面升起一缕炊烟,路上偶尔有荷锄的农人经过,水边垂钓者正悠闲地等着鱼儿上钩……一切如诗如画。


  “端午小长假,我这迎来了1000多位游客。现在,周边和农户也嗅到了经营荷塘的经济价值。开始开发自己的荒地种荷。也有在这周边发展‘农家乐’的。”顺着周老板手指的方向,在五十米远的地方,一家新开的农家餐馆挂满了红红的灯笼。“今年,我已经在青城发起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帮助这里的农户种荷和销藕。以后,如果这里能达到万亩荷塘的规模,我还计划搞藕粉深加工业。”


  曾经有名的青城八景:大船过渡、小河烟雾、黄崖滴水、鹿谷丰登、小燕晚照……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今多数已看不到,那些满载着羊皮、水烟、杂货在黄河上飞驰的羊皮筏子,存在于老人们的记忆中,如今偶尔只能在电影、电视的画面上掠过。


  然而新的时代开始了。


  地处黄河臂弯的青城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形成了千亩稻田、鱼塘荷花、红桃绿柳等田园风光,把小镇打扮得如诗如画。这形成了新的青城八景,有诗为证:“数里山川一目穷,黄河直下水流清;大川渡通千古道,东西衔接一条城;白头老翁牛山窝,红嘴鹦哥鹿谷鸣;二龙金口飞红岘,瑞绕武当南北坪。”


  曾几何时,青城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然而黄河并没有沉默,它依然奔腾咆哮好似千军万马,一泻千里归大海,古镇西界滚滚而下的黄河,大峡,小峡电站的相继建成,使兰州到什川至青城的水上旅游成为现实,而东滩水乡随乌金峡电站的建设,水位提升,将形成集稻田、荷瑭、鱼池、湿地、库区等为一体的面积浩大的水乡田园风光,成为与南部苍茫黄土高原,和北岸连绵丹霞地貌相呼应的独具西北特色的山水景观。游人可来此漫步河堤,荡舟湖心,钓鱼桥畔,醉卧茅亭……


  今天的青城不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城镇化石”,而是开启了新的时代。随着古镇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和文化旅游的开发,古镇将振兴,生态将恢复,文化将光大,青城在兰州大都市圈内,将成为一个集观光,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胜地。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青城:古丝绸之路的水旱码头 唐宋元明时期的军事城堡
  • 青城:唐宋元明时期的军事城堡
  • 青城:古丝绸之路的水旱码头 唐宋元明时期的军事城堡
  • 古镇之梦
  • 古镇之梦
  • 青城:古丝绸之路的水旱码头 唐宋元明时期的军事城堡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