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间:传女不传男的傣族原始造纸技艺

时间:2014-01-20 11:26来源:西部民俗风情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造纸

 

傣族造白棉纸的原料为当地所生长的构树的皮,傣家人叫"埋沙"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至今仍保持着原生态"傣族构皮手工造纸技艺".构皮手工造纸技艺,因取材构树而得名,有几百年历史,主要由当地傣族妇女所掌握运用,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傣族祖辈们信仰佛教,在每次做祭祀时都要念经,而抄写经书需要用纸,在当时社会生产落后的情况下,纸又是奢侈品,一般老百姓用不起,渐渐地,勤劳、智慧的傣族祖先们发现,用构树皮可造出,且造出的纸坚韧洁白、柔润光滑、久存不陈、力撕不破、防腐防蛀等优点,写在上面的字永不褪色,故所抄的经文,能永久保存,代代相传。现在不但傣族用它来抄写傣文经云南孟定民间手工造纸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至今仍然使用东汉时期造纸的完整工序,是迄今为止工艺传承最为完整的手工造纸技术。


  傣族纯手工棉纸的柔韧性极好,不脆,抗拉力比普通的棉纸更强;有木香味,这种香味不会流失,长久保留;防腐防蛀,有良好的透气性,用嘴吹纸,可以感觉到能把气吹出去;保留时间很长,缅寺里书写的经文,使用这种纸张,已经保留了几百年,现在还能使用。


  傣族手工造纸分为浸泡、蒸煮、捣浆、抄纸、晾晒5个流程11道工序。采料:每年七八月间,用刀剥下构树主干或枝干的皮,再将皮的绿色表层去掉。晒料:将采剥来的构树皮挂在场院内外,晒干后储存备用。浸泡:将干构皮置于沟溪之中,让清澈的泉水浸泡,直至构皮完全发软为止。拌灰:先用筛子将火灰过筛,去掉火炭及其它杂物,然后将构皮置于其中,让火灰均匀地附着在构皮上,使构皮得到充分的碱化。蒸煮:将已经上灰的构皮置于已盛水的锅中,盖上麻布,用中火蒸煮10个小时左右。洗涤:将煮透了的构皮挑到溪流之中,让水将附着其上的火灰冲走,同时用手不断浣洗,将杂质及硬物清理干净。捣浆:将构皮置于石墩上,用木槌反复捶打,直到构皮的纤维能够在水中自然散开为止。浇纸:先在纸床里盛上七分满的清水,然后将纸模放入纸床里的水中用石块固定,再将适当分量的纸浆撒在纸模里,先用双手搅开,再用棒均匀拍打,待纸浆都沉淀到白纱布上后,再移开石块,慢慢倾斜着竖起纸模,让水滤干。晒纸:将浇好的纸连同纸模一起抬到阳光下曝晒。砑光:当纸晒到七八成干的时候,就用边缘光滑完整的瓷碗去轻轻地打磨纸模背面,让紧附白纱布一面的纸更光滑更有色泽揭纸:纸晒干后,先用手撕一个角,然后就用很光滑的揭纸木刀轻轻地揭下整张的纸,按顾客的要求折叠打捆。


  据当地老人口碑和文献资料推断,傣族手工构树皮造纸工艺是在中国传统造纸术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这种手工造纸工艺完整地保留了造纸发明初期"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晒纸"五步流程十一道工序,纸模用自制土布和竹片合成,与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构树皮造纸方法一致。它是见证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活化石".2006年,芒团村构皮手工造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造白棉纸的原料为当地所生长的构树的皮,傣家人叫"埋沙". 构树属桑科,落叶乔木,树杆高达10多米,其生长适应性强,既能耐旱,又不嫌瘠薄土壤,海拔在1800米以下都可生长,亚热湿地居多。构树全身都是宝,叶子是尚好的喂猪饲料;构树皮去掉绿色皮层后用作造纸;剥皮后的技杆可作木材或燃料;汁可治疮癣;果实和根可入药,有补肾利尿,强筋骨的功能,其药效为清热凉血及通络经脉。千百年来,手工造纸技艺只传女不传男,无论是浸泡,蒸煮还是捶打,或是抄纸、砑光,都由女人来做。


  芒京、芒那傣族的手工造纸,在20世纪60-70年代随处可见,寨子里70%的妇女都会制作,他们制作的纸曾流传至缅甸国和西盟县、临沧、景洪等地。现在随着大量的机械纸张涌入市场,冲击了传统的手工造纸,由于传统的手工造纸成本高、出售难、价格低、时间花费长,许多从事造纸的农户,不得不转向发展其他产业。现在寨子里基本没有了造纸的农户, 芒京、芒那傣族崩人的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已处于濒危状况,为保护傣族崩人这一文化瑰宝,让后人能完整地、原汁原味地领略到这一古老手工造纸的流程,2005年在第一次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中,澜沧文化馆工作人员采访、收集、整理造纸老艺人造纸工艺资料,撰写了调查报告,拍摄了工艺流程,将它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孟定延续至今的民间手工造纸,仍然使用着东汉时期的那一套完整工序。据了解,芒团傣族造纸已有近千年历史,因为白棉纸具有纸质坚韧洁白、柔软光滑、久存不陈、防腐防蛀、力撕不破的特点,在旧时被官府用来颁布告示及公文行文,佛寺用来抄写经文,而如今被银行用来捆扎人民币,茶叶集团用来包装普洱茶等。


  被称为"中华傣族造纸第一村"的云南孟定芒团村妇女手工制作的白棉纸,经过系统发掘整理,成为傣族民族工艺走向市场的典型代表,系列产品推向市场后大受欢迎。芒团寨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傣、汉、佤族杂居的寨子,因盛产白棉纸而闻名。全寨户户掌握造纸技术,其中常年从事白棉纸生产的有48户,年产白棉纸60万张,造纸收入占农民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