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仁村的古羌遗风

时间:2014-12-26 08:01来源:大西北网-西部青年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鹿仁村

 

    古朴的榻板房鳞次栉比地镶嵌于山腰之间,高高矗立的寨门庄重肃穆……记者走进宕昌县官鹅沟景区的藏羌村落——城关镇鹿仁村,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村道上,顿感古羌遗风扑面而来。


    据考证,生活在这里的群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宕昌国的古羌人后裔,他们信奉苯苯教。苯苯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宗教,起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尊崇凤凰山神、拥有经书、能替村民祈福的人,被称作“苯苯”.


    在鹿仁村,记者见到了当地的“苯苯”--村民苗赵生义。他说,家中经书由祖上传下,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看懂经书的内容,更没有人能够把它完整地念出来。


    每逢过年,苗赵生义和他的4个徒弟都要跳羌傩舞为村民祈福。苗赵生义口述了跳舞时的情况:“人到齐后,戴五个面具,拿一面鼓,便开始跳。”


    这种动作简单粗犷的舞蹈叫宕昌羌傩舞,表演者有的头戴傩面具,有的手拿羊皮鼓,在“苯苯”的带领下变换队形,口念苯苯经,样子十分凶猛,也称“凶猛舞”,它源于宕昌羌族宗教的祭祀活动,是当地民族祭祀凤凰山神的宗教仪式。


    宕昌县原县志办公室主任杨海帆告诉记者,目前,宕昌县共有4800余名藏族人口,多分布在官鹅沟和大河坝沟里。宕昌县苯苯教宗教文化分布不仅仅在鹿仁村,还有新城子藏族乡、城关镇官鹅沟、南河乡等3个乡镇。从种类上看,苯苯教又分文武两种,现今统计到的传承户有17家。“苯苯教教义认为,人间的灾难由凶恶的‘傩’带来。当村民生活困苦需要帮助时,武苯便头戴面具,挥舞大刀,跳傩舞祭祀,驱赶傩。当武苯不能降服傩时,就由文苯唱经文,以期与傩和谐相处,为村民带来祥和生活。”杨海帆介绍。


    记者走访时看到,如今,这里的群众还保留着古老羌人的部分生活习俗,部分人还居住在古老的榻板房里,妇女们身着羌族民族特色服饰。村里人居住的榻板房一般依地取材,用石块砌成,有二三层之分,多为平顶房。房背用黄泥夯实挡雨,略有倾斜面以利排水。二层房的底层住人,二层放杂物,房侧加修牲畜圈、茅厕;三层房的底层为畜圈、房屋之间用一独木梯相连。


    “随着一些颇有造诣的‘苯苯’因年事已高相继退出或去世,现在传人很少,有些绝技难以传承,苯苯教濒临失传,希望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杨海帆说。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鹿仁村的古羌遗风
  • 鹿仁村的古羌遗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