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中大佛安卧千年,看尽世间沧桑变幻也见证着佛教东传的历程
甘肃东部占地面积最大、最重要的地形地貌区是黄土高原区,其范围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平凉市、庆阳市,几乎全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定西市,还有天水市的一部分地区。这片黄土高原对甘肃省甚至全国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因为这里孕育了省会城市兰州、甘肃第二大城市天水,也因为这里从古到今都是西北地区非常重要的粮食产区,更因为这里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清朝不仅贡献了辽阔的版图,还贡献了一个大中华的理念
面对着一张甘肃省的地图,我正在思考其对中国之意义,不知为什么,思维却一下子跳跃到清王朝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那一天。这一天,在辛亥革命的打击下,统治中国267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因宣统皇帝溥仪太小(6岁),故退位诏书以隆裕太后懿旨宣布清帝退位。退位诏书是这样说的:“……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 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记得第一次读到这退位诏书时十分震撼: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帝制就这样和平而优雅地结束了?曾经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夺下政权的清王朝就这样“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移交出来了?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弱女子领着一个小男孩将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御玺拱手相让的画面……甚至英国1689年的“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的制宪会议与这一幕比起来都黯然失色……这一幕太有戏剧性,太有仪式感(只是接下来的戏越演越糟),而且退位诏书写得如此含蓄宛转……一个王朝的灭亡,一个皇帝的下台竟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转化为如此浪漫时尚之事:“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确实是神来之笔。
帝制的终结,在中国没有生灵涂炭,没有流血牺牲,这应该是清王朝对中国的一大贡献。
清王朝对中国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中国的版图形成今日之规模,中国能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清代贡献最大,清王朝真正将新疆、西藏、蒙古这三大区域纳入了中华大一统的版图,并进行了直接、持久、有效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贡献了一个辽阔的大中华的版图,而且贡献了合满、蒙、汉、回、藏五族为一体的这样一个大中华的理念,或者说一种大中华的国家意识。
这在隆裕太后的退位诏书中说得很清楚:“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隆裕太后在清王朝覆亡之际,还惦念着满、蒙、汉、回、藏和大中华的统一,这里面固然有自身利益的考虑,但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这与清王朝历代皇帝追求一个“大中华”的理念密切相关。
敦煌莫高窟中大佛安卧千年,看尽世间沧桑变幻也见证着佛教东传的历程
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的历程中,甘肃是其重要的通道。与此同时,佛教也在甘肃大地上镌刻下了深刻的印痕。最早从前秦时期(公元4 世纪)开始,甘肃大地上就开始开凿佛教石窟,此后石窟的兴建绵延1500余年而不绝。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沿着遍布甘肃西部、东部的石窟长廊,佛教一步步深入了中原地区。图为敦煌莫高窟第158号窟,它建于吐蕃时期。这尊长达15.8米的涅盘大佛安卧在石窟中,神态安详,有着超脱俗世、宁静人心的力量。
五族共和: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
与明王朝等王朝不同,清王朝的历代帝王一直追求一种“大中国”的理想,这种理想概括地说,就是认为有一个大中国存在,中心在中原(以黄河中下游为核心的地带),围绕着这个中心,各个民族“逐鹿中原”,谁得到了中原,谁就进入了大中国的历史序列,谁就继承着从尧舜禹开始的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的各个民族的中国,不是某一个民族的中国。在康熙、雍正、乾隆几位帝王的不懈努力下,到了乾隆时代,在皇帝和大臣及国民心目中的中国已不是古代黄河中下游的华夏地区,也不是中原汉族地区的狭义的“中国”,在其明确的疆界内,既有汉族中原内地各行省,更包括广袤无垠的边远地区。对外国人而言,中国开始成为大一统国家的专有名称,在大一统中国版图上生活繁衍着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数十个民族。这种意识发展到清末就是“五族共和”的思想。隆裕太后在退位诏书里表达的实际也是这一思想。有资料记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各界人士提出了多项决议,其中两项是:“改政体为五族共和;规定国旗为五色,以红黄蓝白黑代表汉满蒙回藏为一家。”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提出了“五族共和”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从自治州、自治县的分布中我们就可以略见一斑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的区域,现在甘肃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藏族、哈萨克族、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等,而且这些民族的人们并不是零散地居住在甘肃境内,而是聚居生活,在甘肃境内形成了2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其中临夏回族自治州是我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
甘肃像一根从中原地区嵌入西北的楔子,对中国西北地区的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宗教分布上看,在甘肃的东北和西南两侧,内蒙古高原的蒙古族和青藏高原的藏族中,占优势的宗教是藏传佛教;在甘肃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甘肃紧邻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占优势的宗教则是伊斯兰教。只有甘肃,因为从历史时期开始就受到中原王朝的密切关注,被中原文明浸润深厚,不论是伊斯兰教还是藏传佛教都不占优势。这种局面的形成,在历史进程中,客观上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甘肃是“五族共和”的空间体现,中国概念的打造在这里完成
说到此,我想起本文开篇时提到的甘肃省的地图,为什么我看到甘肃的地图,能想到清廷退位这样的事件和“五族共和”这样的话题呢?
“五族共和”的国家意识与甘肃省又有何关系呢?
仔细想来,“五族共和”的国家意识与甘肃省是密切相关的。
因为我觉得甘肃省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而言,它的存在就是“五族共和”这种思想的空间体现。
或者说是甘肃这样的省份设置和它的形态就像一个铰链一样,把中国几大民族的生存空间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了。
我们看一下甘肃省的位置,它的西北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汉文化的核心区域--陕西。
南面和西南接壤的青海东部和四川北部地区,那里生活的主要是藏族,至于当年调来戍守河西的满族,像其他地区一样,早已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了。
说甘肃省是“五族共和”理念的空间体现,不仅仅说的是今日之结果,也是指“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这个大概念的融合锻造很大程度上是在这一带完成的。
据微信读懂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