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历版总体规划回顾

时间:2013-04-18 15:57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大西北网 点击: 载入中...
历版总体规划回顾
解放后兰州市进行过三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分别为第一版(1954—1974)、第二版(1978—2000)、第三版(2001—2010)。
1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541972)——跨越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兰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的重点建设城市,在城市大规模建设和工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城市的主要目标是发展重工业,建设工业体系。1954年,兰州市建设委员会编制了《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54—1972)》,并经国家建委正式批准。
该版总体规划确定兰州市的城市性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城市,甘肃省级领导机关所在地,全省政治中心,甘、青、新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之地”;规划期末人口规模为81.63万人,用地规模为126.7平方公里;并提出了“充分利用旧城,经济用地,划定瓜果种植用地(使之成为新鲜空气贮藏所和森林公园)”等规划原则。
该版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上采用田园式分散组团形式进行明确功能分区,以工业区建设主导、组团推进,跨越发展,构筑了带状组团城市空间结构框架,反映了兰州市重工业城市的基本特色。规划以黄河为发展轴,制定了西固工业区、七里河工业区、市中心区、东部计划工业区、安宁堡计划工业区、庙滩子工业区、高坪居住区、段家滩、阿干镇煤矿区、修养区、风景地区、仓库地区、蔬菜瓜果供应区、果木林带、沙井驿等15个区划,依托老城拓展中心区,建设兰州的政治、文化、教育、科研、商业中心和主要的居住区。
本版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是兰州城市空间发展的精彩跨越,这种跨越达30公里的大尺度的带状组团式格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可能存在的矛盾,成就了一个具有较大发展容量的空间框架,并成为以后20年的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空间基础。


图1949年城市用地现状图

图1954年城市总体规划图
2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782000)——延续
兰州市二版规划编制于改革开放前期,国家当时倡导“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建设方针。在此背景下时任城建局副局长的任震英主持编制了第二次《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78—2000)》,1979年10月29日,新一版兰州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
该版总体规划确定兰州市的城市性质为“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研中心,第一线城市,西北铁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规划人口规模控制在90万人左右,用地规模14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用地105.9平方公里;农业用地42.1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了“控制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主导思想,同时明确了“带状组团分布、分区平衡发展”的城市用地布局和建设发展原则。城市空间进一步明确组团功能分区布局,分为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组团间注重分区平衡发展,提出“骨头”与“肉”的适当比例,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的配套建设。城区内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在安宁组团和盐场组团。市域规划了14个工业点,规划镇区面积除白银区为28.91平方公里外,其它均在10平方公里以下。镇区规划人口除白银区为12万,窑街为8万外,其它均控制在3—5万以内。
二版规划城区空间规划完全继承了一版总规确定的带状组团空间结构,在控制城市规模思想背景下,城区发展主要靠挖潜、改造,进一步明确组团功能分区布局,完善强化带状组团空间结构。同时在谷地空间压力和国家方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市域拓展,初步提出在市区内原则上不再安排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开发重点投向郊区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3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提升
进入90年代后,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缩小东西部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实施投资向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倾斜政策,以及对外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特别是西部周边国家的开放),为兰州市经济的再度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兰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第三次城市总体规划《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2003年国务院予以批复,这是兰州市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总体规划。
该版总体规划确定兰州市的城市性质为“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贸、科技区域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确定规划期末市区人口规模194万人,用地159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市域城镇布局和经济发展带主要沿交通干线、河谷川地分五条轴线展开,即:向西——沿黄河、湟水、大通河轴线;向西北——沿庄浪河谷和兰新铁路、312国道轴线;向西北——沿中川机场至秦王川盆地轴线;向东北——沿兰州至白银109国道轴线;向东——沿宛川河下游及陇海铁路轴线。把榆中县和平镇、永登县中川镇,西固区东川—河口地区、海石湾地区作为兰州市2010年以后的主要发展空间。市区发展坚持“带状组团分布,分区平衡发展”的原则,提出了新城区的建设,形成城关区与安宁区两个城市中心区,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双中心转变,形成“一河、两城、七组团”的城市结构。规划提出了“一水两山三绿廊”的城市风貌建设原则,引导城市从偏于东市区、以东方红广场—三台阁为轴线,向以黄河为轴线的转变,确立了黄河作为城市发展轴、景观轴、生态轴的地位。
三版总规创新地提出了“双心”格局,为区域性中心职能的发展提供重要空间,并提出了“一水两山三绿廊”的城市风貌建设原则,着重于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为城市中心职能的提升提供保障。同时在河谷盆地的空间压力下,力求市域拓展,明确榆中县和平镇、永登县中川镇,西固区东川—河口地区、海石湾地区作为兰州市2010年以后的主要发展空间。

图2000年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图

图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图
4 小结
从城市的发展回顾来看,兰州城市有两个特点:
(1)两个基本特征
  • 基地和中心的双重动力
从兰州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兰州地处西北,城市发展受到自然资源条件(土地和水源)的制约,但其战略区位条件,使兰州总能在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占有一席之地。兰州的城市发展中也始终兼顾着“国家基地”与“区域中心”两种基本职能,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双重动力。历版总体规划的城市定位主要围绕国家产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两个基点展开。
表2. 1 兰州各时期基地与中心内涵
国家工业基地 西北区域中心
清末民初左宗棠督甘平乱,引进兰州制造局、兰州织呢局等 兰州成为西北的省会
抗战期间,中央政府主导的企业内迁,兴建一批石油、煤炭、电力等重工业企业 兰州成为西北的军政、交通和商贸中心
解放后兰州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 甘肃省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研中心。2001版总体规划提出,兰州是西北地区重要商贸、科技区域中心。
 
  • 两山夹一谷的单一空间
兰州市境内黄土梁、峁和沟谷等地形广泛分布,地势是西北和西南高,中间低,地形高差大,海拔在1400至3670米之间。黄河由西南向东北横穿全境,形成了峡谷和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全市山地占总面积的65%左右,半山地占20%左右,河川(盆)地约占15%。
市域内虽有榆中盆地和秦王川盆地,但都为严重缺水地区,而且海拔较高且与黄河谷地距离过远,引水困难(黄河谷地海拔高度1500米左右,秦王川盆地距黄河谷地约70公里,平均海拔在1900米以上,榆中盆地距黄河谷地约40公里,平均海拔在1700米以上)。黄河谷地有黄河穿流而过,形成了兰州市“两山夹一谷”的地形特征。水资源丰富的黄河谷地成为城市发展和历版总规的核心地区,随城市规模的扩大,空间压力较大,历版总规空间都进行市域拓展的尝试,但效果欠佳,城市的发展要素依然不断聚集在黄河谷地。2007年,黄河谷地吸引市域57.90%的人口,80.22%的GDP和73.06%的规模以上企业。
(2)两个重要原则
  • 空间拓展原则——轴线拓展、组团推进
兰州城市空间发展过程,展现出轴线拓展、组团推进的过程。一版总规构筑了城市空间沿黄河带状组团布局的基本结构,城市由老城区迅速向西、东两个方向拓展,形成了西固区、七里河区、城关区三个主要城市组团。二版总规在一版的基础上,城市空间优化重组,沿黄河在安宁、盐场等地区继续扩展。三版总规确定的“一河两城七组团”城市空间结构更加强化了带状组团格局,新区与老城形成了双中心格局,七个组团沿河发展。兰州城市由最初的老城区依河布局发展到现在的七组团沿河推进,展现出兰州城市五十年来沿黄河轴向拓展、组团推进的空间发展过程。因此轴线拓展、组团推进的发展方式是兰州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模式。
  • 功能组织原则——有机分散、分区平衡
带状组团分布,分区平衡发展,是三次总体规划一贯坚持的原则。三次总体规划突出强调了分区平衡发展,注重组团内部就业与居住的平衡发展,减少跨组团的交通需求。但实际发展中,分区平衡的原则主要落实在职住平衡上,而忽略了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并最终导致老城区的集聚发展和单中心城市结构。第三版总体规划提出建设新城区,构筑双中心的城市结构即有意通过新区的开发建设在城市整体上达到综合服务的分区平衡,减轻老城区的压力。虽然当前老城区以其强大的集聚力仍使城市呈现明显的单中心集聚发展趋势,但三次总体规划在城市空间功能组织中体现出的有机分散、分区平衡的思想仍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3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现行总规基本体现了兰州市城市发展的特征和要求,使建设有法可依,对指导兰州市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实施效果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是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
2.3.1 实施成就评价
(1)经济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实现规划预期目标
2001年-2009年以来,兰州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从2009年的情况看,兰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25.98亿元,较好地实现了规划目标;产业结构为3.30:46.83:49.87,相比规划确定20l0年“3.3:50:46.7”的产业结构目标,二三产业的发展基本满足规划的要求,其中第二产业的发展低于规划的预期。
规划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72.45%,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76.77%,2008年的实际水平为72.08%,规划预期与发展情况基本吻合。市域总人口规模已经超过规划预期,而城镇化水平基本接近预期目标,同时市区人口超出了规划目标,小城镇的发展与规划目标有一定的差距。
(2)城市规模发展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2009年市域总人口332.18万人,超出规划预期。2009年市区人口已经达到206.37万人,超出了规划期末194万人的人口规模。
2008年市区实际建设用地为164.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0.6平方米,超出了2010年规划“市区建设用地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2平方米”的目标。
(3)城镇体系构架基本符合发展实际
规划确定的城镇体系构架为:以兰州市区为市域核心,以二级城市和县城中心为纽带,以小城镇为扩散点的多中心、多层次、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构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构架。
到目前为止,城镇发展基本按照上版规划制定的城镇体系发展。但整体上县城和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市域城镇发展不够均衡,城乡发展有待协调。
(4)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规划实施以来,兰州环境污染得到遏制,资源利用水平日益提高,人居环境逐步好转。1998年兰州排放工业废水处理率为46.2%,达标率仅为57.4%。到2008年,污水处理率为60.9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8.49%。2009年绿化覆盖面积为57.37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5.28%。
(5)公共设施日益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现行总体规划对城市公共设施提出了调整核心区用地、配置行政办公用地、增加科技教育设施、布置文化体育中心、完善医疗保健网络等具体要求。在其指导下,兰州市近8年的公共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首先,核心区用地逐步完善,规划的市级金融商贸中心初具规模。以南关什字为核心、西起西关什字、东至东方红广场、南至铁路局广场的城市中心区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兰州火车站、铁路局广场、南关什字、西关什字、雁滩、小西湖等多个商业中心基本形成。
其次,行政办公用地的规划正在逐步实施。现版规划提出了两城双中心,新城中心为行政中心。到2006年兰州市政府通过规划方案的招标征集,积极启动行政中心西迁,以带动新城建设,到目前为止行政中心还未迁移,但规划用地已经预留,部分道路桥梁建设完工,相关准备工作仍在继续。
再次,教育和文化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启动了榆中科教城的建设,建成了五星级东方红影城,完成了金城大剧院、省图书馆、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新建兰州文化艺术综合楼、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兰州水车博览园等。
(6)产业布局调整逐步实施
现行总体规划提出兰州市区现有工业用地布局原则上不作大的调整和变动,以调整为主。对原有石化等主导工业,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提高经济效益,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逐步调整轻重工业比重。对旧城区的污染工业、带有灾害隐患工业及小型工业企业,应逐步搬迁、调整。
从实施来看,兰州石油化工等传统主导产业逐步完成了产业升级和改造扩建,轻工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安宁开发区与雁滩高新区是国家级开发区,成为近年城市产业主要拓展地区,发展迅速,2005年高新区已扩展到彭家坪地区。
与此同时,城区内污染及小型工业搬迁也正逐步实施。2008年3月兰州市政府通过了《兰州市工业企业出城入园规划》并批准了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出城入园项目。目前,兰州瑞德实业公司、耐弛(兰州)泵业公司、原兰州钢厂、原甘肃轮胎厂等企业已整体搬迁改造“出城入园”;西北永新化工有限公司实施的易地搬迁改造项目已完工投产;宏宇变压器公司等6户企业完成“出城入园”报批工作。
(7)基础设施水平极大改善
规划实施以来,兰州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包括道路交通和燃气供应、供水、集中供热等市政设施的建设都经历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到2008年完成了兰州客运站改扩建项目,铁路建成了宝兰二线,完成了兰州至武威二线等重点工程;公路先后建成了巉柳、白兰、兰临、兰海、柳忠、尹忠、忠树等高速公路,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连接东西南北的高速大通道,基本实现乡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完成了兰州中川机场的改扩建工程。
先后实施并完成供水扩建工程、城区老化给水管改造工程;建成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基本建成七里河安宁(和平滩)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750千伏变电站1座,33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12座;提升西固热电厂和二热电厂供热能力,对一批燃煤小锅炉进行关停,通过规模化组建供热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集中供热能力;重视对城市防灾设施的建设,建成兰州消防指挥中心,建成特勤消防站1个,标准普通型消防站2个。
(8)绿化景观体系初步形成
现行总体规划确立了兰州城市“一水、两山、三绿廊”绿化景观风貌体系,即以南北两山绿化为重点,以三大绿色通廊为依托,以百里黄河风情线为纽带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绿色生态系统。
至2008年完成了7个山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黄河风情线景观文化长廊和城市园林景观通道;规划实施了百里黄河风情旅游线的整治工程,完成了北滨河路中段、西段25万平方米公共绿地建设工程,南滨河路西段(小金沟—西柳沟)30万平方米建设工程;建成了8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和10万平方米的百合公园;建设了龙园、碑林“骑楼”、“生命之源”、“人与自然”、音乐喷泉等一大批新的园林景点;银滩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已竣工。此外,还先后完成了一批城市重点路段和新拓路段的绿化美化扩大了道路绿化面积,提升了道路绿化景观水平。这一系列的建设初步构建了兰州市的绿化景观体系,南北两山绿化和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城市生态格局基本得到了控制,为防止城市蔓延式发展,改善城市生态、景观环境奠定了基础。
2.3.2 规划实施中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等规划编制背景的变化和兰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总体规划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的新要求,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1)新发展环境下的城市定位
重新认识新发展环境下兰州的区域定位,分析兰州发展的比较优势,明确兰州未来产业发展和职能提升的方向。
(2)兰白经济区的应对策略
现总体规划对兰州市区域地位的提升缺乏宏观层面的审视。需要加强对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的研究,尤其对兰白经济区的发展和协调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的策略,将城市发展纳入区域格局中。
(3)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求
兰州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村地区较为落后,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兰州需要探索不同于东部城镇密集地区的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突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使兰州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单中心空间结构的持续性
兰州市单中心空间结构的局限性日益体现,插花式改造使老城区职能高度集聚,城市发展面临交通环境等多种压力的同时,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也受到极大的挑战。
对于特大城市而言,单纯的单中心空间结构会直接造成产业扩散障碍,并带来各种“城市病”的加重,制约城市健康发展。2001年总体规划提出了安宁新中心的两城双中心结构,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新城市中心一直没有形成,单中心空间结构依旧持续。打破单中心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是本次规划修编需要重点审视的问题。
(5)组团功能定位的合理性
现行总体规划各组团功能定位未充分考虑区位特征和发展需求,组团功能实际发展与规划定位存在一定偏差。安宁新城定位为新的城市中心,而安宁组团还是安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空间载体,产业的发展与预期目标也存在差距。盐场和雁滩组团是两个重要的新型产业发展组团。但是由于紧靠城关核心组团,这两个组团在实际发展中成为城关核心组团城市居住、商贸职能的扩散地区。因此,本次规划应重新考察组团功能定位的合理性。
(6)产业布局和人居环境建设
在两山夹一川的特殊自然环境下,兰州的工业格局与城市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兰炼、兰化等大型石化工业的布局和发展需要重新考虑。
(7)历史保护与城市特色塑造
兰州市历史悠久,市现存有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诸多原因,兰州老城风貌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传统民居正逐步消失,一些文物古迹也遭到了破坏,需要加强研究和管理,对兰州老城的历史风貌进行整治和重塑。
(8)机动化对城市发展的新需求
随着兰州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对交通设施也产生较大的新需求,截止2009年底,兰州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33万辆,带状城市的空间布局对机动车的容量更加有限。作为拥有近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兰州的公共交通系统很不完善,尤其是快速大运量的轨道交通仍是空白,快速轨道交通仍在规划研究当中。因此,兰州市综合交通系统完善问题是新一轮规划的重点。
 

3 修编概述
3.1 修编背景与重点
3.1.1 修编背景
(1)西部—中亚地缘战略需求,兰州国家战略地位逐步上升
从国家战略来看,能源安全和对外贸易交流,是未来中国西部—中亚地缘战略乃至经济安全的核心。兰州作为欧亚大陆桥上的节点城市和西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在能源储备、调控、销售和中转、物流商贸等方面,具备与中亚地区合作的良好条件,在中国西北—中亚地带地缘政治中的战略地位正在提升。
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也是当今世界上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我国存在巨大能源需求,保持能源供应量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严重挑战,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据统计,中国的进口原油运输有80%左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这种态势对我国的石油安全构成较大隐患,即石油运输安全问题,大部分石油依靠海上运输,一旦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对我国石油供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中亚地区国家大多自然资源富集,尚待开发,因此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国家能源进口着眼于中亚地区,形成重要的陆路能源进口通道,有助于缓解马六甲海峡的压力,面向中亚的陆路能源进口通道,兰州的区域位置极为重要。

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另一个战略重点是新能源发展战略。我国西北地区及周边土地广阔,光照条件好,风能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的条件,在国家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西北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布局区域:在西北及周边地区布局了全国主要的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太阳能热发电站、风电场,如甘肃敦煌和西藏拉萨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新疆达坂城、甘肃玉门的特大型风电场建设、内蒙古、甘肃、新疆等省的太阳能热发电电站。作为最为靠近这些可再生能源基地的传统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性城市,兰州在发展为新能源服务的制造业方面具备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与中西亚的对外贸易发展较快。1994年我国对中西亚地区进出口贸易额为65.78亿美元,2007年达到1303.67亿美元,是1994年的19.82倍。1994年我国对中亚和西亚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仅占全国进出口贸易额的2.78%,2007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6.00%;进口贸易额则从2.17%提高到5.99%。作为古代至今的丝路重镇,兰州在陆路上沟通和连接中亚、欧洲方面具有重要的交通和历史地位。此外新欧亚大陆桥的建设也将增强兰州这方面的优势。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江苏省连云港,经河南郑州、陕西西安、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从阿拉山口出境,经中亚塔吉克斯坦等国到新西伯利亚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经莫斯科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
(2)区域发展新格局,对兰州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一次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但从近几年的实施效果来看,西部地区与全国的经济差距仍然在拉大。西部人均GDP在2001年低于全国平均人均GDP2500元,而到200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4702元,西部大开发仍需进一步深化。同时在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拉动内需的政策,以平衡出口减弱带来的负面影响,西部地区也成为国家拉动内需的重要投资区域。除经济发展的要求外,在西部地区保持民族团结、边疆维稳的重要意义也日益突出。
2008年西部城镇投资额占全国比例高达20%左右,最高曾达到近四分之一,从政策方面看,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的出台较为频繁,如200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重庆市城乡统筹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10年6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两江新区”,这是目前我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2010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5月2日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批复。
新形势西部区域发展的新需求下,兰州突出的区位条件和历史影响力,要求兰州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力争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交流,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更强的影响力。
(3)甘肃省发展的新趋势,需要兰州率先发展带动全省
早在2002年,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就提出建构兰州都市区形成全省城镇发展核心区域的思路,要求兰州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凸显省会中心城市服务全省和区域发展的龙头效应。2009年10月19日,甘肃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带动,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主要内容包括:把兰州周边城镇纳入兰州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不断拓展兰州市区发展空间,逐步实现兰州、白银及周边城镇经济的相互融合;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借鉴其他经济区的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项目、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在金融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做大做强石化、有色冶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加快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5月2日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批复,都要求甘肃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都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在全省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
由于甘肃省特殊的西部中心区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甘肃省的发展如果不尽如人意,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将面临尴尬的中部塌陷的局面,只有兰州的快速发展才能带动甘肃省的全面发展。
(4)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不适应
上版总规实施以来,对兰州的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三版规划的规划期限至2010年,当前规划年限已经到期。兰州当前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城市规模的约束、缺乏弹性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城乡二元化结构等压力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的发展需要。
近几年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空间向外拓展提供了条件,如榆中县的夏官营镇(大学城)、和平镇(大学及产业区)、永登县的中川镇(空港循环经济园)、西固区的河口南(蓝星化工基地)、荒山整治(沙九、青什)等地区,都成为城市功能拓展的区域;2010年8月3日,中共兰州市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将秦王川作为兰州新区,结合高新区和经开区增容扩区,着力拓展城市空间。这些外围的空间拓展都急需具有一定弹性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来指导。此外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兰州北编组站、东川集装箱中心站、兰州西客站等,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来协调。
同时为适应未来快速城镇化时期的空间扩张与优化需求,应针对城乡协调的发展趋势,提出城乡统筹战略,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引导市域人口、产业的集聚和建设布局。
(5)科学发展观的新背景,要求以更新的视野来编制规划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体结合到城市规划工作来看,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们生活的城市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全面,就是不仅要强调城市产业功能,也要大力发展城市的服务职能,推动生产和消费两方面职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协调,就是要区域协调、城乡统筹,通过区域各城市间合理的职能分工共同发展,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周边广大地区;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强化以资源环境为前提、以城市特色为主题,以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来带动城市发展。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更新的视野来编制规划。
(6)新的法律法规对规划提出新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实施)从法律体系和技术体系上,均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了新要求。最重要的是,确定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兰州新一轮的城市规划编制,需重点强调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和定位。
本次规划依据新的《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探索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创新,适应长远发展的弹性要求。兰州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产业类型、项目选择、空间资源分配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次规划要通过对资源环境的分析研究和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统筹城乡建设。根据规划期内城市空间发展需要,研究和划定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并通过增强规划弹性来适应发展的不确定性。
3.1.2 修编重点
(1) 基于科学发展,重新梳理城市发展定位
落实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进一步发挥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的职能,以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为前提,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
(2) 立足区域协调,重构城市空间结构
着眼于市域空间,跳出河谷地区,全面整合城乡空间资源,形成面向区域,产业、空间、基础设施布局相协调的城乡空间结构,积极推动兰白经济区协调发展。
(3) 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建设创新型城市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空间的改造置换,引导新兴产业园区的合理布局,壮大经济实力。
(4) 加强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市域范围内新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发展指引,促进城乡一体化。
(5) 理顺交通结构,构建综合高效的交通体系
发挥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整合各种交通方式,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构筑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6) 加强文化建设,强化城市特色
突出历史文化的延承和城市特色的创造,多方面努力积极构筑黄河文化名城。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偶然——与任老的一次渤海航海回忆
  • 英绩镌留城市间——任震英大师百年祭
  • 解放兰州时任震英受命8天9夜修葺黄河第一桥
  • 任震英参与过3 0多个城市的规划建设
  • 兰州规划研讨暨纪念任震英大师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昨举行
  • 一生跪画方成规划大师 半世煎煮堪为建筑泰斗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