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时间:2023-02-10 14:3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柴达木日报 点击: 载入中...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
  
  走进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恩克吉日格力的博物馆标本展厅室,一件件活灵活现、形态各异、姿态优雅的骆驼标本,让人眼前一亮。这里除了骆驼标本,还有悠然吃草的绵羊、“高原之舟”野牦牛,藏族风情黑帐篷、稚嫩可爱的小羊羔……一幅栩栩如生的草原画卷浮现在眼前。
  
  恩克吉日格力是都兰县宗加镇努日村人,2008年,在都兰国际猎场的安排下,他参加了青海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举办的动物标本培训班。自此,恩克吉日格力开始了他的动物标本制作之路,经过14年的不断学习,现在的他已经成为州级非遗传承人,他制作出的千余件动物标本,为宣传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以来,恩克吉日格力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传承民间文化为主题举办了3期制作标本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达50余人。
  
  “非常感谢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给我解决了标本展览馆和制作室。作为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必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护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都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作出积极贡献。”恩克吉日格力说。
  
  秀格南是都兰县巴隆乡牧民,曾经参加过恩克吉日格力的标本制作培训班。通过学习,他制作动物标本的技艺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他告诉记者:“是恩克吉日格力老师带领我走进了标本制作的新天地,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一定会好好传承这门手艺。”
  
  恩克吉日格力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体现在他对动物标本制作的全过程,每一个缝制细节,他都要精雕细琢,仔细揣摩动物的习性和动物特有的动作。通过他对制作的严苛要求,每一件标本,都透出了动物们的灵动和生气。
  
  “随着气候变化,一些野生动物的家园正在减少,生活环境不断受限,致使它们迁徙到更远离人群的地方,为了让人们近距离看到它们的样貌,留住它们的形态就成了我们这些非遗传承人的主要工作。”恩克吉日格力说。
  
  多彩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2014至2021年间,恩克吉日格力在每年的海西州文化艺术节活动中获得不同奖项,这些奖项反映了恩克吉日格力的非遗制作技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都兰县的非遗文化,让绚丽多彩、浓厚深重的非遗既薪火相传,又与时俱进,让非遗展新颜,瑰宝生新辉,焕发出时代力量。”都兰县文化馆非遗工作负责人大寨说。(记者浩尔娃马春香扎西措毛巴图那生)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2023年青海将建成6个交通重点项目
  • 青海省3家非遗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 青海省财政实力稳步提升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
  • “助企暖企春风”涌动青海高原
  • 青海:蔬菜产区多措并举稳产保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