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风 绘
大西北网12月18日讯 受一点儿委屈,8岁的儿子就大哭不止,最近,这事让曲江中海观园的张女士开始担心。回想起平时对儿子的家庭教育,她猛然间想起“伪单亲”家庭这个词,由于工作的原因,爱人贾先生长期在外出差。如今孩子容易受挫,爱哭,这让张女士不禁在想,如果爸爸经常陪在身边,是否就不会这样?
浩浩读小学二年级,这两年来都是张女士和母亲带他,爱人长期在外地工作,一年就回来一两次。张女士很注重亲子教育,除了学校的功课外,周末她还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做手工、爬山、亲近大自然等等,孩子不但学习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身边的人都佩服张女士的毅力。
然而,最近浩浩身上发生的一些小事情却引起了张女士的注意。前天,她陪孩子上英语兴趣班,有两个小朋友不认真听讲跟他说话,虽然他没理,但老师说他们3个人都说话了,就进行了批评。下课后,浩浩觉得特别委屈,哭着给妈妈说他没说话,“从下课一直哭回家,谁劝都不行。”张女士说,“如果爸爸在,会不会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起码先稳住他的情绪。”这件事情让张女士想到了以前的许多事情,伴随着成长,浩浩并没有变得越来越坚强,反倒遇到一点儿小挫折就哇哇大哭。“会不会是经常没有爸爸陪伴造成的?”她突然想起身边不少朋友跟她提过的“伪单亲”家庭这个词,“大概就是说许多家庭都是爸爸忙工作经常不在家,或是有些人逃避亲子时间,把这就叫‘伪单亲’家庭,原先没太在意,现在我有些担心。”
张女士担心,儿子成长过程中爸爸总是缺席对他性格的养成有影响,“记得他爸爸今年夏天回来那几天带他去看足球赛,要是我,根本想不起来这样的活动。”张女士说。为此她和爱人沟通过这个问题,不过贾先生把这件事情没有想得过于严重,也拒绝学习亲子知识,张女士开玩笑地说:“我俩沟通起来比较困难,我只能等他爸爸自己慢慢成长。”
无论男孩女孩
6岁后都需要父亲陪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贾宇表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6岁以前母亲陪伴得多一些,这视为安全感的陪伴,而6岁之后就需要父亲走进他或她的生活,让孩子从其身上学会规则和力量。
贾宇建议,张女士可在日后的活动中,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男性友人,例如相熟的叔叔伯伯间的聚会;让孩子多跟同龄小伙伴参加体育运动;增加孩子对父亲的立体认识,多给孩子描述父亲,例如遇见这件事情时父亲会怎样做等等。最后,提醒有相同情况的家庭注意,父亲一方应多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尽量减少因一方缺失给孩子成长造成的影响。
(责任编辑:鑫报)